南通市以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为契机,把农家书屋纳入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图书馆总分馆体系,鼓励并支持在村文化爱好者家中添置书报刊,定期流转。目前,南通市共建成农家书屋1643个,其中,1619个农家书屋实现与县(市)图书馆和乡镇分馆通借通还“一卡通”。(5月10日《南通日报》) 近些年来,农村重视读书的风气蔚然兴盛,在相关部门的重视下,大多数行政村都设置了农家书屋。然而,很多地方的农家书屋往往是一建了事,却并没有出现想象中的火热景象。笔者以为,让农家书屋“屋”尽其用,还需把“配套工作”做好。 首先,书屋的书籍种类要尽量丰富,不能随便摆上一堆书应付了事,更不能一堆旧书摆个好几年,也要经常更新。农家书屋的书虽然主要是给村民看的,但也没有必要全部都是关于农业种植方面的,也要注重趣味性,比如一些经典的小说、故事书或报纸类读物就很受村民欢迎。此外,每到周末和节假日,农家书屋往往会成为学生们的学习园地,因此,农家书屋也要为孩子们的阅读留出一定的空间。 其次,农家书屋也需要有人管理,一来对书籍进行整理,二来也为村民答疑解难。但在一些地方,农家书屋要么“铁将军把门”,只有当村民提出要看书时才开一下门;要么房门天天大开无人看管,导致书籍乱放,破损甚至丢失,卫生也很差。当然,限于人力财力,可以由村委会成员轮流值班,或在村里招募志愿者。 再者,书屋的读书环境和氛围也要引起重视。书屋是读书的地方,自然应该有相对安静的环境,但在很多农村,书屋里不仅有书籍,还有电视机、棋牌桌、乒乓球桌等,这固然可以为村民带来更多的精神娱乐生活,但也影响了读书的氛围,破坏了读书的兴致。这些设备不是不要,但最好分开设置,不要和书屋同处一室。 在精神文明建设日益得到凸显的当前,农民阅读也是一件大事。农家书屋不仅要建好,更要用好,要让农家书屋书香满溢,以“精神食粮”武装农民、扮靓农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