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在要闻版和视觉版分别以“书香”“运河”为主题,刊登有关扬州的报道,聚焦扬州文化。其中,4版图片《品书香过端午》系扬州报业传媒集团记者作品。
《人民日报》版面图。
读者在钟书阁书店挑选图书。 孟德龙摄 当天,要闻版刊发了题为《品书香过端午》的照片,并配以说明:6月8日,在江苏扬州钟书阁书店,读者在挑选图书。当日是端午小长假的第二天,不少市民来到书店,为自己“充电”,在浓浓书香中度过假期。 照片上,钟书阁的标志性弧线书架十分炫目,上面摆满了书籍,市民在书架前选购心仪的图书,文墨书香,与扬州城、扬州人的气质一脉相承。 视觉版以《大运河流动的文化》为题,聚焦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配发了7张反映运河沿线风光及人文风情的照片。其中,空中俯瞰的扬州邵伯船闸照片占据版面中心位置,并配以说明:江苏扬州邵伯船闸拥有3座大型现代化船闸,曾创下日船舶通过量108万吨的全国内河船闸最高纪录。 文章写道:“鱼盐聚为市,烟火起成村”的杭州,“堤绕门津喧井市,路交村陌混樵渔”的扬州……前人诗句中的古代大运河商贾如云,繁华热闹。繁忙的运河还带动了沿岸城市的兴起和商业的繁荣,吸引了大批操着不同语言的各地客商,运河区域渐趋成为各民族和谐交融的地区,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 扬州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兴。悠悠运河水滋养了扬州数千年,为这座城市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坚实的工业基础、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厚重的文化积淀,让扬州拥有不断延续文明、创造辉煌的自信和底气。 文章末尾,肯定了现阶段大运河的保护、传承,并对大运河活化利用展现出新的期待:2018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四十二届大会,赞扬我国政府的探索和实践对世界其他国家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具有积极参考价值。今天,随着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大运河焕发出新的生机。 记者了解到,2014年扬州牵头申报的“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近年来,扬州市围绕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与利用,提出要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上继续走在全国最前列,体现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扬州担当。首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世界运河城市论坛等系列活动,得到了国家、省和兄弟城市以及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5月5日,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筹)在风光秀丽的运河三湾风景区正式奠基,这是扬州高质态活化利用运河文化资源的新举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