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藏书很多,其中600本‘红色书籍’是对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9月16日,记者来到王文星老人租住在市区的家中。在老城墙根下一间约20平方米的小屋内,《中山先生留声纪念集》《毛泽东选集》《论文艺问题》……触目所及的都是各类书籍、文献,泛黄的纸张显示着年代的久远。“在几十年前,这些都是无人问津的破烂,而现在已经成为研究那段历史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料。”
收藏书籍成为王文星老人后半生事业
老人收藏的各类红色书籍 1、藏书成后半生事业 现年73岁的王文星是一位基层退休干部,精神矍铄。“我平时不喜欢打麻将、打牌,就喜欢看看书、报纸和电视。”老人说,19岁高中毕业后,先在老家秦南镇成为一名民办教师,后又到镇党委办公室从事文字工作。 年轻时,王文星并没有想过要收藏书籍。但因为在办公室里工作,需要写大量的报告、总结等文字材料,“逼迫着我自己不断学习,不停地找书看书。养成习惯后,身边的书越来越多。” 时间一晃来到1990年,当时已经40多岁的王文星拜读了方志敏所著的《可爱的中国》《清贫》等散文,“我当时读得泪流满面,深深体会到共产党人的不易。那些为新中国的成立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前辈,和平就是他们用血换来的。这也成了我心里最深刻的红色记忆,便产生了珍藏红色文化书籍的念头。”刚开始,王文星是下意识的,会把手中的资料和书籍都保存起来。“后来,在一位前辈的指导下,指导我要去收藏一些有教育意义、收藏价值和纪念意义的丛书。” 日积月累,如今王文星家中有藏书4000余册,藏品大约可分为清末至民初时期、抗日战争至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以及文革时期4个时间段。“其中1949年以前关于红色文化书籍的共有600本。”老人将所有的藏书做了归类、制订了目录。政治类、干部时事学习丛书、抗战丛书……共计13类,另外还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木刻、版画等。 2、为购一本书花去两月工资 “盐城是革命老区,红色书籍很多,而且大多流传在民间。”王文星称,趁着休息日的时间,他经常会去废品收购站淘宝,收购喜欢的书籍。 众多藏书中,1945年7月苏中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选集》一直被老人视为珍宝。竖排书籍里收录了毛主席的著作,保存良好。“1998年,我在一家废品收购站里看见这本存量不多的《毛泽东选集》,爱不释手。”老人回忆说,当时工资只有两三百块钱一个月,本来以为会很便宜淘到宝贝,却没想到那个收废品的老板是位高中生,深谙书的价值,开口就要800元。“于是,我和他讨价还价,终于让对方以500元的价格卖给了我。” 两个月的工资没有了,王文星的行为引来爱人的不满。“我当时非常生气,问他到底要不要过日子了。”王文星的老伴陈中英笑着回忆,“生气归生气,但看他嗜书如命,也就一直默默地支持他。” “其实我了解到,这本书当年只印了4000册,因为年代久远,这本书能找到的已经很少,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里也只有3本。盐城是革命老区,这本书当年就在兴化一带出版。”王文星说。 3、传承红色基因 渐渐地,许多人都知道王文星有藏书的爱好,也知道他把大部分工资都花在了买书上。“我在家里务农,没有收入。他却把大部分钱拿去买书了,所以家里生活并不宽裕。”陈中英回忆说,老伴直到近五十岁才穿上羊毛毛线衣,“还是他妹妹买的。” 由于自己是工薪阶层,购买较多书籍的各种开销,常常让王文星觉得力不从心。“一些离退休老干部的家就成了我经常登门的对象,他们经常会送给我一些旧书,大多不愿意收钱,我平日就是送点土特产表示感谢。” “这本《中山先生留声纪念集》就是一位离休干部送给我的。”王文星小心翼翼地向记者展示,1929年《中国晚报》经营部发行了《中山先生留声纪念集》,书名由孙中山的革命战友胡汉民隶书题写。书中还收集了孙科、于右任等7人专为此书所著的文章,详细回顾了《中国晚报》社长沈卓吾当年请孙中山录制唱片的过程。原来当时孙中山因养病久久未能抽出时间,沈卓吾却一直未曾放弃等待。于是,孙科就找机会请到孙中山在南堤小憩进行演讲,由于大病初愈,他只能留下较为简短的演说。 “如此多的书籍在保存方面需要十分仔细,我都用塑料纸封住,把它们放在木箱里,再放入樟脑丸保存。”王文星说,他收藏的这些东西不是物质财富类的,这些都是历史资料,许多存在的事,过去的战争岁月,虽然与现在相距很远,“但是历史不能忘记,先烈不能忘记,红色基因要代代相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