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省靖江市靖城街道办事处,沿着骥江东路一侧的仿古路弄堂向北走,小巷深深中,几个字体各异的“书”字,如星辰散落在古风墙上,木质牌上的“悦读文明里弄”六个字,诉说着这里关于“悦读”和“文明”的故事。这是靖城街道江华社区沉淀三年之久打造的悦读坊,在老城老弄堂老民居中,立体式沉浸式地渗入“悦读”因子,让“悦读”无处不在。 江华社区地处靖江老城区,部分民房建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2017年起,靖城街道因地制宜,将南北向的仿古路和东西向的园东路融为一系,让靖江的老物件、老地名、老习俗,变成墙头一本本“放大版”的古籍和卷轴。一条弄堂,演绎了靖江老城民风民俗变迁史。 蜿蜒的巷道两侧,白墙灰底的民居延伸,在整排红灯笼和墙头点缀的绿植交相掩映中,上百幅工笔细描的墙绘生动地再现了古人读书的场景,或是斜倚廊下,或是挑灯夜读,或是竹林静读……尽显读书之意趣,呼应着墙角的花草,颇具古典之美,也有人文之趣。沿路散布的三处读报架周围更是自成一景,固定摆放的石凳上,总是坐着几名捧书阅读的居民,脚下还搁着刚买的新鲜蔬菜。 斜织的细雨中,眼前的情景如诗如画,一位老人抱着一叠报纸来到仿古路一旁,在一处读报架旁驻足。他先用抹布细细拭去流到阅读台上的水珠,再慢慢地将当天的《靖江日报》铺到阅读台上,盖上塑料挡雨板。这位老人名叫闻靖,今年75岁,他每铺一张报纸需要几分钟时间,每天要义务更换六个阅读台的报纸。“我是退休党员,每天花点时间,让街坊邻居们读到最新的报纸,我很开心。”闻靖说,社区里大家都痴迷阅读,一个月前他主动来到社区,提出每天为大家更换报纸,从此风雨无阻。 在江华社区,像闻靖这样爱读书、爱分享、爱奉献的居民可不鲜见。江华社区党委书记刘娟说,社区打造“悦读坊”并不是从零开始,而是因为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社区东邻城中小学,西邻靖江图书馆,社区里还有藏书爱好者陈明源、画家蒋宇、平面收藏爱好者韩寅瑞等文化“民星”,居民文化素养很高。自从三年前开始打造“悦读坊”,整个社区的书香味就更浓郁了。 园东路南侧,几间灰青色砖墙小屋里别有洞天。东侧的“红课堂”里,阵阵优美的歌声响彻巷口,这是党员志愿者、退休音乐教师王沂在教居民们唱红歌,每周一课,雷打不动。课堂一侧,上千册藏书占据了一整面墙,居民们前来阅读可以在“悦读银行”获得积分,评选出“悦读”季度之星和年度之星,积分还可兑换生活用品和读书卡。此外,“红课堂”还通过社区学校、公益课堂等创新载体开展红色“悦读”讲堂,每天通过微信公众号、QQ群等平台进行线上红色“悦读”推送,每周通过社区图书室、电子阅览室等传统阵地提供线下红色“悦读”服务,让阅读成为习惯、成为爱好、成为风尚。 市井烟火与书香已经融为一体。园东路的绿化带中,每隔一段都有一个“市民漂流图书”箱,木质的箱子里,放着居民闲置的书籍,据不完全统计,每天有十多本书在居民中漂流。而在江华农贸市场,还有一个特殊的“悦读点”,喧闹的市场中,三五居民在安静的文化空间内静静阅读,成为一道奇特的风景。 “社区有三支义工队伍,正是这些可爱的志愿者,让江华的书香味和文明风互相滋养。”刘娟说,在江华社区,有“江华阿姨家”“江华先锋荟”“江华向阳红”三支志愿者队伍,他们不仅是“悦读坊”的创造者、守护者和传承者,也在经年累月的“悦读”和活动中,让文明志愿服务在江华生生不息,唤醒江华人内心深处的记忆,弘扬江华人崇德向善的民风,更让代代传承的书香味在社区经久流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