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盲盒经济”突然“火了”起来。何为“盲盒”?就是买的时候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产品,只有打开盒子才能揭晓谜底。因为“拆盒前对商品未知的好奇、期待以及它会像抽奖一样给生活带来‘惊喜感’”,让大批年轻人为之“上头”。 眼下,书店业也琢磨起了这个新鲜玩法,将图书装进“盲盒”中。前不久,单向空间联合先锋书店、1200bookshop等5家独立书店一起推出了“书店盲袋”,其中至少包含一本书和一件文创产品。在网络主播薇娅的直播间里,“书店盲袋”6分钟内销量突破3000件。笔者在微博上看到,不少读者在购买“书店盲袋”后发博:“喜欢的书店出了‘盲袋’,好奇会收到什么书。”“书店居然也搞‘抽盒’,有意思,先买为敬。” 这书店的“盲盒”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呢?为此,笔者观察梳理了目前书店推出的“盲盒”形式。现在书店推出的“图书盲袋”主要在线上进行销售,价格从99元至129元不等,基本都是由图书+特色文创产品组成,总价值一定会高于购买价格。 书海浩渺,取哪一本呢?别急,各家有各家的选书妙招。像南京先锋书店,就是请读者在下单时留言,可以是读者自己的阅读喜好,也可以留言告诉书店自己最近开心或不开心的事,书店先根据这些留言为读者选取心仪的书;1200bookshop书店则是提供了“诗意的栖息”“我身归处——属于你的理想生活”等多种不同主题作为选书的范围,供读者在下单时选择。 透过种种巧思,我们看到了主打线下的实体书店对于线上发展的认真思考,以及对于“新风头”积极的尝试,但是,书店对于“盲盒”的探索,能做的似乎并不止这些已有的形式。笔者认为,书店业不妨大胆探索,让“盲盒经济”越来越火。 分析目前市面上“大火”的玩偶“盲盒”,它们多以9款作为一个系列出现,商家会先公布所有玩偶的样式,消费者在一定程度的“已知”范围,选择感兴趣的系列进行购买,每个系列还会设置一个颇不易得的“隐藏款”,这样的方式对消费者来讲更有吸引力,也更有针对性地细化了产品类别,以不同的系列辐射不同的消费群体。 书店和出版行业如何将“别家模式”转变成自家秘方呢?笔者认为,首先要告别大海捞针,细化产品类别。可以设置专属的“系列图书盲盒”“作家系列盲盒”,当一套图书集齐后,能够给读者带来相当的成就感。其次,“盲盒”内容的质量是重中之重。比如随机投放一些限量版和珍藏版,增加图书的吸引力。“图书盲盒”中的内容价值一定要高于“盲盒”售价。 “盲盒”作为一种新的销售形式在书店出现,或许是一个福音,希望能真正在行业内、读者中香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