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农家书屋有读书分享会,去晚了就没座位了,赶紧走呀!”泰兴市曲霞镇印达村3组村民缪红一边对着左右邻居喊着,一边快步走向村里的农家书屋。每当农家书屋有专题活动,村民们争先恐后“抢座位”,成为印达村农家书屋的“新常态”“新景象”。近年来,为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引领乡村文明发展,印达村积极探索出让农家书屋敞开大门的新路子、发挥作用的新途径,为村民献上了美味的“精神大餐”、插上了圆梦的翅膀。
从“铁将军”把门到全天候开门 “书屋刚建那会儿,大门常年是‘铁将军’把守,虽然书也不少,桌椅也是全的,但是没人看管,也就没法开门,村民们有意见。”印达村党总支书记沙伟记忆犹新,那时,书屋是靠村干部兼职管理的,本来村干部工作就忙,很难保证农家书屋大门常开。如果聘用专职管理员的话,村里资金状况又不允许,村财务支出也受到约束。后来,村里集思广益、大胆探索,最终找到了志愿服务、打开书屋大门的新路径。“我们制定了书屋管理志愿者条件,从退休老教师、返乡乡贤能人、退休老党员等人群中筛选出30名左右的农家书屋管理志愿者队伍,通过按天定人,按照每人每月一天的办法,推行志愿服务管理,解决了书屋管理难题,实现了书屋的全天候开放。”沙伟说。 从空无一人到座无虚席 刚开始的一段时间,虽然农家书屋的大门敞开了,但书屋时常空无一人。“起初,我们要求村干部带头阅读,制定了‘书香印达,提能增效’阅读活动计划,村干部每人每周至少在书屋阅读2小时,并组织阅读交流。后来,我们组织志愿者‘先学一步、多读一点’活动,在志愿者的带动下,乡亲们的读书兴趣越来越高涨。从去年开始,我们丰富了读书屋活动内容和形式,每半个月就举行一次专题阅读活动,针对不同群体的读书需求和兴趣爱好,举办‘听书会’等特色阅读分享活动,来书屋的人就越来越多了,经常座无虚席。”沙伟介绍。经常到书屋看书的村民王树英说,“以前,农闲的时候在家看看电视。现在一有时间,就跑书屋来,不仅可以学知识,也可以交朋友。” 从红色故土到发展热土 70多年前,革命烈士印达为了保卫家乡壮烈牺牲。如今,在这片红色故土上,村民们追寻着先烈的足迹,续写着今天的辉煌,印达村先后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第二届江苏最美乡村、江苏省休闲观光农业示范村等荣誉称号,而这背后,农家书屋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农家书屋,我读到了关于养蚕技术的书,后来,我就利用村里300亩的低产地发展起了桑树园,走上了‘栽桑养蚕、抽丝织绸、旗袍生产’的产业振兴路,日子越过越红火。”村里的桑树园园主曹树林表示。村民印少波也是农家书屋的受益者,“受到读书分享会上老师的启发,萌生了土地流转的想法。现在,共流转了500亩土地,搞起了大白菜种植,并逐步发展葡萄、水蜜桃、草莓种植,成了地地道道的农场主,圆了发家致富梦。”
如今,来印达书屋的人越来越多,有“常客”,也有“新人”。“‘三从三到’是一个可喜的变化。今后,书屋将融入更多现代元素,让大家更喜欢。”沙伟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