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阿尔布劳 新华社发 中国正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社会理论家、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英国社会学会荣誉副会长、威尔士大学荣休教授马丁·阿尔布劳(Martin Albrow)在他的新书《中国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角色》中,阐发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思想,以及 “一带一路”倡议,展示了中国如何成为世界新兴力量以帮助弥合世界分歧的基础,并认为这将促进全球和平与合作,而不是加剧大国的对抗。 近日,记者通过邮件联系到了马丁·阿尔布劳教授,请他进一步阐述了书中的一些问题和概念。 记者:请您讲述一下“全球化”和“世界统一性”这两个概念的区别? 马丁:“世界统一性”是指地球上的人们和谐共存的状态,“全球化”则是指某事物从其原始位置扩展或遍及全球各地的过程。“全球化”和“世界统一性”两个概念没有必然的联系,(在某种状况下)二者甚至相悖。 记者:“一带一路”为什么可以超越本族中心主义世界观形成的局限性?中国又如何避免被视作美国式全球化的翻版呢? 马丁:“一带一路”是基于多国集体协议的倡议,致力于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利益共享。因此没有一种独属任一国家的世界观,只有世界上任何国家都能共享的世界观。 记者:在您的文章中曾指出中国具备的八个品质,即“执行力、效益、合理、尊重、对等互惠、尊崇、超越、创新”,那您为何特别强调“尊重、对等互惠和创新”呢? 马丁:这些都是当今世界所强调的价值观,因为它们最符合当代的情况,即所有人都处在全球化挑战的威胁之中。因此,要想找到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法,同时解决由于盲目追求经济全球化而产生的深刻的社会压力,就迫切需要创新。为了激发和加强应对这些挑战所需的合作,互惠是非常必要的。人与人之间“和而不同”,尊重这种“不同”至关重要,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可以为应对这些挑战制定多种解决方案。 记者:您身体力行地帮助中国社会学者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这对于“中国社会科学”走向世界来说十分重要和有效。那您的初衷是什么呢? 马丁:我的意图就是让中国的社会科学走向世界,这意味着它要在社会科学上和其他国家并驾齐驱,同时还能贡献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见解。我们的口号就是多样统一、万象和谐。 记者:在多元文化共存的当下,既然共同的价值观都不能保证相互理解和和谐共处,那么全球治理的公共哲学是否存在呢?这样的哲学体系会不会也存在排他性呢? 马丁:当前的公共哲学主要适用于多边机构,尤其是联合国各机构。它正确地强调了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各国的共同目标和《联合国宪章》的原则。但要获得公民社会和非国家文化的支持,应对日益增长的企业权力和不平等,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需要发展一种通俗可感、世所公认的方式来塑造全球秩序,而不仅仅是建立一个民族国家联盟。但辩论和批评也将成为其应对变化能力的一部分。 记者:“命运共同体”根植于中国文化,但现实中国与国的差异巨大,如何实现它呢? 马丁:我们不应该希冀国家之间完全相互理解,这是永远都不可能实现的,而是应该强调互利互惠的合作项目。拥有不同价值观的人可以为了共同的目标进行合作,比如共同修建铁路,甚至开发共享互联网平台。我们很希望看到,即使所求不同,各个国家都能因合作项目而获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