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年前,商务印书馆及其所藏数十万册历代典籍毁于日军炮火。日前,一部名为《浴火书魂》的电影再现了这段历史——火势凶猛,纸灰飞扬:一批民族记忆和创造灰飞烟灭——正如张元济先生所说:“工厂的机器设施,毁了都可以重建,惟有数十年辛勤搜集的几十万册图书,失而不可复得,这是不可弥补的损失。”这是几代中国读书人的永远悲痛,更是民族文化的永远悲痛。 电影是表达一个完整主题,具有情节连贯、故事形象的影像。相比文字记载,商务印书馆总厂及附属东方图书馆被日军炸毁的这段史实,电影的视觉冲击力无疑更令人印象深刻,而这正是《浴火书魂》的独特之处。 我们欣喜地看到,近些年反映出版题材的影片逐渐出现。比如,2017年上映的影片《李雷与韩梅梅》是根据人教版英语教材中的人物来创作拍摄。2016年拍摄的纪录片《大师:叶圣陶》,更是将人民教育出版社首任社长叶圣陶先生的故事搬进了屏幕。更早的还有2006年拍摄的影片《叶圣陶在甪直》等……但与我们日益繁荣的出版业相比,尤其是与我们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创造和精神传承相比,这类影像作品数量还是太少。 出版人记录着民族的文化创造,读书人传承着民族的精神心灵。“护吾书,报国魂”——《浴火书魂》中张元济先生的誓言,何尝不是出版人的心声?“启迪民智,引领思潮”——影片中传递的商务印书馆的这一宗旨,也正是出版人的心灵坚守! 在我们民族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关于“印书”和“看书”的故事,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在那里,有我们的创造和喜悦,更有历史的迷失和悲痛。正因如此,我们说《浴火书魂》的价值,不仅在于它再现了出版的一段历史,更在于它再次确认和提醒我们当下一个仍需坚守的基本价值:我们的文化值得自信,我们的出版业任重道远。 就当下的影像传播而言,与其热衷于“宫斗”“婆媳斗”,以及种种“神剧”之类,不如塌下心来,更多地关注历史和现实中那些有关创造与传承的喜悦和悲痛的故事——那里有我们赖以生存和实现梦想的心灵家园。 为此,我们热切地呼唤并期待:有更多关于出版人、读书人的影像作品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