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着柔柔的灯光,翻开薄薄的书页,让油墨的书香轻轻地濡染我的指尖、发际,最后柔柔地触及我的心间。孩提时的我,常去距家不远的清澄书屋读书。十多年过去了,我对书的挚爱与享受与日俱增,沈汉超校长的教诲铭记永远。”不久前,江苏海门学子江华的一篇题为《清澄书屋滋润了我》的文章在报纸上发表。多年过去,清澄书屋淡淡的书香似乎仍旧陪伴着当时的少年。 1996年,退休后的沈汉超在自己的住宅楼办书屋至今,海门工业园区彦英村清澄书屋已经走过了整整22个年头。其间,沈汉超夫妇先后投入20多万元,购买图书、添置设备,一点点将书屋充实壮大。如今,清澄书屋藏书近1万册,杂志21种,音像制品500 多盘,电脑5台,另有电子琴、风琴、二胡、长笛、哑铃、乒乓球、羽毛球、棋类等文体器材20多件,最近还翻造了一条健身跑道。平均每年来清澄书屋借阅图书的有2000多人次。这里的万册书香濡染着万名青少年。 书籍改变问题少年成长轨迹 如今,江华已是北京名牌大学的学生,但谁能想到,小时候的他可是个十足贪玩的孩子。小学五年级时,江华疯狂迷上了打游戏,常常以各种借口向父母要钱,然后和同伴一头扎进游戏厅,直到天黑才意犹未尽回家,学习成绩自然也差,父母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沈汉超了解这一情况后,主动来到江华家,与他促膝谈心,为他分析沉迷游戏危害,并邀请他来清澄书屋参加读书活动。在沈汉超的苦口婆心下,江华答应来书屋,但纯粹应付,偶尔借本书也是第二天就还。发现这个情况后,沈汉超把江华列为重点观察对象,聊天时经常会问他书里讲了什么内容,劝他“看书不能囫囵吞枣,要看得精”,并让江华写读书心得。在沈汉超的重点关注和软硬兼施下,渐渐地,看书、听讲座、学篆刻、练竹雕、下棋……江华逐渐地接受了这个新世界。从《上下五千年》《鲁迅读书记》《十万个为什么》到《千家诗》《红楼梦》《三国演义》,每读完一本书江华都如期交上一篇笔记,没多久就写下了厚厚8本读书笔记。沈汉超为了鼓励他,特意给江华颁发了“读书小状元”荣誉证书。这下,少年的读书积极性更高了,《毛泽东传》《资治通鉴》《童年》《中国火炬》等,各种类型的书籍都让江华如痴如醉。就这样,当年那个沉迷网游的孩子不见了,在阅读的熏陶下,江华成长为一名书香青年,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海门中学。 在沈汉超的循循善诱下,类似江华这样的孩子还有许多。来到清澄书屋后,有42名小网虫远离了网吧,有的还成为了“三好学生”。“不能放弃每一个孩子”是沈汉超的教育理念,在他的努力下,6名问题青少年迷途知返。还有1名在监服刑的青年因为沈汉超的书信关心和教育,改头换面,不仅提前一年出狱,还自立自强创业,如今已当上了家纺小老板。 家校联动关爱外来务工子女 海门工业园区家纺业全国闻名,也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务工人员,这些家庭的孩子会在本地学习,但由于生活习惯、语言交流、文化基础、生活压力等各方面原因,很大一部分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本地孩子也有着无形的鸿沟。为此,沈汉超尽可能地将这部分孩子邀请到清澄书屋来。针对外来务工子女表现冷漠、上课不专心、学习成绩差等情况,沈汉超组织“五老”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为外来务工子女补课。还特意到学校与校长、老师沟通,课后为外来务工子女查漏补缺。清澄书屋的各式书籍与“好书伴我成长”等读书活动,也让外来务工子女爱上了读书。此外,清澄书屋还依托家长学校,通过家访、组织优秀家长介绍科学教育方法等,实现清澄书屋校外辅导站与家庭联动,齐抓共管。 在这些孩子中,黄晶晶、施珊珊等22位学生获得了“孝亲敬老、道德诚信、宽容待人”三星称号。关薛同学在读书中了解到灾区情况,主动向灾区人民献爱心,成为南通市首个向灾区人民献款的好学生。刘亮、张明等18位学生被评为“社区好少年”,施宇等20位学生被评为“读书小状元”。郭辉、宋佳民等28 位学生被评为“三好学生”。多年来,沈汉超将这些孩子的改变和成绩记在纸间和心里,并为他们感到由衷的自豪。 用爱温暖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 如今在海门工业园区天补片,有近百名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远赴深圳、海南、广州、南非、莫斯科等地打工。由于平日缺乏父母的关心和教育,这些孩子的学习和管教也是一个难题。为此,清澄书屋启动了“为留守孩子撑起一片天”关爱工程,让“留守孩子的生活充满阳光”。书屋发动“五老”当留守孩子的代理家长,做到“五个一”:一天交流一次,一周谈心一次,一月家访或通话一次,一季度老少联欢一次,一年为留守孩子集体过一次生日。 自从代理家长与孩子们结成“忘年交”,孩子们不仅感受到温暖,学习上也大有长进,施宇、黄玲玲等还成为了班上的优秀生。利用节假日,清澄书屋还会带留守孩子们去敬老院送温暖,组织小记者团去采访道德模范、中国好人等,让孩子们既丰富了课外生活,也在活动中增长了见识,还提高了社会交往能力。此外,书屋还鼓励大家“我手写我心”,留守孩子撰写的《三进清澄书屋》《身边的偶像》《小珍姑娘》《飞“鸡”》等优秀文章和篆刻作品被《作文导报》《海门日报》《新华日报》《关心下一代周报》等各级报刊录用。 为了让青少年健康成长,沈汉超不顾年迈体衰,殚精竭虑,往返于海门与天补,以自己的善举,向全社会传递着正能量。近年来,沈汉超个人资助贫困生1.4万多元,并购衣捐献,使18名贫困生重新走进课堂。同时,他还积极动员黄珊珊、茅惠超、沈佳欢等21位学生到上海工程技术管理学校和省双楼中专深造就业。此外,他牵线搭桥,为100多名农村富余劳动者找到了工作,解决就业难题。 “清澄书屋,花香蝶来,多年耕耘,春华秋实。”多年来,清澄书屋以其自身的耕耘赢得了国家关工委、省、市等各级领导肯定。沈汉超也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并作为全省惟一的先进个人代表到北京出席中国关工委成立20周年暨表彰大会,受到李长春等中央领导接见。沈汉超说:“22 年来,一批批孩子通过阅读,成长为积极健康向上的青年。看到他们的人生轨迹因清澄书屋变得更好,是我感到最幸福的事情。” (杨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