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 10 月,南京入选 " 世界文学之都 " 后,更多人开始阅读与发掘南京这座古老又现代的城市背后所蕴含的文学魅力与文学故事,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外国作家。他们如何阅读南京又会怎样书写南京? 10月 27 日、28 日,"2020 年南京国际文学家驻地计划 " 活动在线上成功举行。7 位国际文学家与南京的作家以及大学教授、设计师、书店主理人、学生等南京市民志愿者展开线上文学对谈,全方位感知文都南京的文学气息与悠久文脉。 △参加第二场对谈的国际文学家和南京人 王凡 摄 打破疫情壁垒 连线对谈文学 这一年以来,南京文学之都促进中心成功举办了多场主题活动。本次 "2020 年南京国际文学家驻地计划 " 是南京文学之都建设的重点项目,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的常规性交流项目。项目于 2019 年正式启动时,就成功吸引了来自英国、法国、美国、西班牙、爱尔兰等国的 6 位作家来宁驻地。 今年,经过严格遴选,7 位国际文学家入选驻地计划,但是由于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国际文学家无法亲临南京,因此采取线上形式展开。" 南京探索的线上驻地创新形式,为疫情之下的文学之都城市网络提供了备受推崇和好评的‘南京方案’。作为一种高效的联动方式,引起了国际文学家的浓厚兴趣,也受到各文学之都城市的称赞。" 南京文学之都促进中心主任袁爽告诉记者,此次总计收到来自全球 10 个文学之都城市的 18 位作家的申请,每位作家创作活力旺盛,荣膺多项国际知名文学奖项,写作实力难分伯仲。经过前期严格遴选程序,综合考量作家个人出版作品的质量和数量及其获奖情况,以及作家对文学之都城市网络的贡献等因素,最终决出 7 位作家成功入选。 这 7 位作家是:南非德班的儿童文学作家、诗人菲奥娜 · 可汗,英国爱丁堡的儿童文学作家麦克 · 尼科尔森,爱尔兰科克市的作家、诗人威廉 · 沃尔,英国诺丁汉致力于非虚构写作和电影文学的创作与研究的安德鲁 · 格雷夫斯,俄罗斯乌里扬诺夫斯克的诗人、剧作家加拉 · 乌祖鲁托娃,乌克兰敖德萨的作家、翻译家奥莱娜 · 安德烈奇科娃,以及澳大利亚墨尔本的青年作家劳拉 · 伊丽莎白 · 伍利特。 对话各行各业 全方面感知南京人的文学日常 10月 27 日,驻地计划首场活动 " 国际文学家对话南京作家 " 在线上举行。薛冰、育邦、何同彬、刷刷、杨筱艳、庞羽等作家与外国文学家展开了线上交流。 如何跨越文化的差异将南京的文化介绍给驻地作家?在连线英国诺丁汉作家安德鲁 · 格雷夫斯时,诗人、《雨花》杂志副主编育邦将诺丁汉的罗宾汉与施耐庵笔下的花荣相比较,讨论了不同国家文学作品中类似的英雄形象。在得知安德鲁对于南京文化并不了解时,育邦向他推荐了《儒林外史》。安德鲁阅读了育邦诗歌的英译本之后,两人就诗中一些诗歌意象的构成也做了简单的探讨。 除了对话南京作家,今年驻地计划的一大亮点是邀请到各行各业的市民志愿者代表参与活动。10 月 28 日下午," 国际文学家对话南京人 " 在线上进行。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鲁安东,书籍设计师朱赢椿,书店主理人张驰,市民高镐,学生王可名、王舒逸围绕各自的领域参与了线上交流。 △参与活动的南京市民与驻地作家隔空 " 合影 在与南京人的对话中,驻地作家们更关注的是文学在南京普通市民中占有怎样的地位?更喜欢哪种阅读方式?阅读哪些类型的书籍?业余生活又是怎样的?他们也很好奇在中国新媒体是否冲击了传统文学的阅读。驻地作家们同样关心本国文学在中国的传播与阅读,比如,俄罗斯乌里扬诺夫斯克的诗人、剧作家加拉 · 乌祖鲁托娃就与热心市民高镐探讨了为何托尔斯泰与高尔基的作品以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曾在中国引发广泛的阅读。 通过与市民志愿者的交流,增加了线上驻地的 " 烟火气 ",让驻地作家能够从普通市民的视角解读城市,全方位地感知南京。同时,也通过贴近市民日常生活的方式,呼吁广大市民共同参与到文学之都的建设中来,体现了世界文学之都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 据悉,驻地作家在项目结束后会提交一篇作品,届时也将在《现代快报》刊登与读者们分享。 (图片、视频由南京文学之都促进中心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