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有一只鸟/我绝不会/把它关进笼子里/而是静静的/听着它歌唱/直到走了为止……”“爱的重量/只有自己明白/你接受过多少爱/你就流过多少泪……”“小雨点……它想有一双翅膀/可以在人们的/头顶飞翔。它想有一个/童年/这样它便可以/再也不会/伤心……”这些动人的诗句并不是哪位诗人的作品,而是贾汪区塔山镇中心小学的学生在儿童诗课堂上创作的诗句。12月22日下午4时,记者在学校看到,老师刘春娥正带着30多名学生一起创作儿童诗。 刘春娥老师2014年在学校带头成立了贾汪区童诗童画工作室,最初只有5位老师带领孩子们诵读和仿写。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师们越来越重视孩子们表达能力的培养,更多地开始在写作技巧、情感情绪等方面进行指导。如今,学生已经能借助诗歌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了,并且工作室的队伍也壮大到了15人。2018年,工作室被评为贾汪区优秀工作室,塔山镇中心小学也加入了江苏诗歌联盟学校。2019年,学校成为首批诗教基地单位,并承担了徐州市留守儿童与“1+1”经典阅读联谊携手共进、教育部校本课程推进项目等活动执行工作。 “童诗童画不仅仅是一种表达,同时也是滋养乡村孩子获得精神成长的过程。”刘老师表示,作为一所乡村小学,这里的学生很多都是留守儿童,不仅缺少家庭陪伴,课后时间也经常被手机电脑占据,精神生活非常匮乏。于是就带头每周开设了3节童诗课,利用教室、田野等场所阅读优秀作品,在大自然中收集素材。“通过学习一些文体技巧,孩子们得到了精神上的愉悦,也学会了抒发自己内心的世界。”刘老师说,虽然不少学生都面临着父母外出、家庭变故等逆境,但诗歌却能把他们内心的痛苦化为语言文字的力量。她曾经带过的1名3年没有见过父母的留守儿童,在她的辅导之下写诗的时候经常将对爸妈的思念作为诗歌的主题,无论是命题诗还是即兴诗都能游刃有余地完成创作,并且还经常抒发自己对诗歌的认知和热爱,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诗歌风格。 据了解,目前塔山镇中心小学共有14个童诗班,有500多名孩子参与写诗。在采访中记者还发现,学校报告厅的一角还放着几十本学生们自己创作的“诗集”,每一本的封面上都署上了孩子姓名,并配着精美的图片和精心拟定的标题。刘老师介绍,为了更好地鼓励、激发大家的创作热情,现在每个童诗班的39名学生里,大概四分之三共300多名学生拥有自己成册的“诗集”。每学期,学校都会将孩子们写的诗打印出来装订成册。“他们在这所乡村小学里,喜欢上诗歌乐于创作,这是在缔造属于他们的诗意童年,我所能做的不是在培养诗人,而是希望在走出这所学校,乃至十几年和几十年后,他们会在某个瞬间想起自己的小学时光,诗歌是有温度的,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刘老师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