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摸清群众需求、提供精准服务,切实解决基层公共文化供给服务信息不对称、组织松散、能力偏弱等问题,镇江市探索建立“361”模式,做深做实文化服务供给链条。 征询“三方”意见建议,切实摸清需求。在村(社区)层面,发布《各市区公共文化服务目录》,涵盖艺术培训类、讲座展示类、节目演艺类三大项18个类别的文化服务项目,通过“百姓点单、政府买单”,切实满足基层群众文化需求;在部门层面,结合“街社吹哨、部门报到”、文化艺术普及和重要节庆活动开展,引导多方力量联合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在社会层面,结合党建助推产业强市“三项行动”,主动深入企业了解诉求,联合开展多形式、多层面、多视角的文化活动,助推企业提振信心、提升人气。 开展“六进”文化活动,分类提供服务。推动文化进机关,组织声乐、器乐、形体、舞蹈等公益培训;文化进社区,实现共文化服务项目“百姓点单、政府买单”;文化进军营,依托全市双拥文化教育基地,开展文化拥军系列服务;文化进学校,通过培训、展演等形式将艺术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送进学校;文化进农村,依托“村(社区)文艺播种计划”“万场文化活动进农村”开展文化惠民服务;文化进企业,联合市总工会开展“淘文化网”演出、艺术普及培训活动,助推企业提升文化软实力。 建立“一套”反馈机制,确保服务实效。通过发放反馈表、召开座谈会、设置意见箱等形式,广泛征集村(社区)、部门、社会各界人士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免费开放、文化活动安排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定期通报活动开展情况,总结经验、提高效率,确保公共文化服务开展“接地气”“惠民生”。为进一步提升文化活动成效,探索建立一系列管理评估机制,将活动预告、计划、记录、照片、视频等信息在“江苏文化云”平台发布,接受群众监督,不断提升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知晓率和满意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