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认为写文章,或者说文学文艺与国家休戚相关。中华民族自古主张以人文而化天下。如果文学兴盛,就意味这个社会将要开辟一个新的天地。 梳理一下中国历史即可发现,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与文学有脱不了的联系。如果没有陈独秀、鲁迅、李大钊、胡适等文学大师给我们奠定现代文学的基础,我们就没有新文化运动,没有现代民族国家的理念。放眼当代,朦胧诗、刘心武《班主任》、卢新华《伤痕》得社会风气变化之先,成为改革开放的先声。可见文学是非常敏感的,它能以它特殊的方式,把社会人心表达出来,又反过来影响着社会。我们应该感到庆幸,文学已经从国家层面被重视起来,成为一种国家生活方式,而社会的建设,文学应该是一个重要的抓手。 文学也应该成为行业生活方式。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文化产业将成为国民支柱产业。什么是文化产业的内在支撑?我认为是文学。如果有了文学的滋养,有了文学的意识,有了文学的创意,我们的文化产业就能结出丰厚的成果。比如日本,它们的酒店、公共交通环境、旅店里到处是一些富有文化创意的东西,如果对日本文学稍有了解后就知道,这些都是他们文学作品的延伸开发。我还问过一个做手机设计的同学:设计是不是一天到晚都在研发程序?他说其实最难的设计不是技术的更新,而是从文化的角度、人性的角度、美学的角度,考虑产品的重量、材料、角度、线条、观感和手感等。这就是文学、文化、美学在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正是这些看上去与实用性无关的设计,增添了产品的附加值与竞争力。所以,我们要从“大文学”来理解文学的功能,文学的修为对于各行各业都有影响。 个体也应过上一种文学化的生活。有句名言叫“诗意地栖居”,好的生活不仅意味着财富的拥有,更重要的是心灵的满足、精神的提升。文学人就是审美的人,德国哲学家马尔库塞曾说,人不能变成单一的人,而要成为审美的人。如果我们的生活因文学而澄明圆满,在文学中感受、陶冶,这就是一种审美的人生。 也正因为这一点,“是否文学”可以作为人的品评标准。为什么在社会交往中,我们会觉得某个人特别有趣,富于同情心,敏感而易于感动?我想大概是他拥有一颗文学的心灵。杜甫《春望》有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并不是所有人在那样的情境中都会有这样的心理感受。好多人面对美丽的夕阳而无动于衷,更有许多人无法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与人分享。 有了文学,你就有了重新解释生活的能力;有了文学,你就能够赋予生活以意义。有些人每天充满着生活的乐趣,而有些人则度日如年,天天做着生活的奴隶。如果说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其中之一就是有没有将生活文学化、将文学生活化。凡是文学修为高的人,都是生活的大师。孔子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在他老人家看来,不懂诗寸步难行,“不学诗,无以言”。他带着弟子去春游,站在泗水之上,引吭唱诗,迎风起舞。再看魏晋文人,“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看王羲之的生活片断:“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那时的文人生活着实令人羡慕!再往后,王维、苏东坡是不是生活大师?像苏东坡,如果总结他的一生,那是悲剧的一生,是不如意的一生,是倒霉的一生。但是他从来没有唉声叹气,他到一个地方,就和广大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到一个地方就能发现那儿的美景、美声、美色、美食。 这就是诗酒人生!用文学的方式,能够看到生活的真谛,能够看穿古今,看穿万物。所以不管你做什么,不管你选择了哪种人生,只要你用文学的方式安排生活,就能够在你的生活中——不管如意也好,不如意也好,成功也好,不成功也好——发现意义,把握住人生形而上的东西,收获一种更高层次的心灵满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