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是革命老区、红色之城。据初步统计,全区先后有120多个乡(镇)、村(大队)、学校、桥梁、道路等地名均以烈士的名字命名。王浩乡、耀昌村、秀山路、国强小学这一个个地名对于海门人来说都不陌生,但是背后深藏着的那一个个感人肺腑的烈士故事,却不一定都能说个详细。 为了深度挖掘烈士事迹,讲好红色故事,2019年10月,区关工委和区教体局关工委组建了“寻访革命遗迹,征集红色印记”工作小组,开始了历时1年多的《海门烈士地名传》编写工作。目前,《海门烈士地名传》经过9稿的修改,于本月开始印刷,预计6月出版。 4月10日,记者来到区关工委,参与编写的区关工委副秘书长姜连生、区教体局关工委秘书长陈彬讲述了编写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姜连生的书桌不大,上面堆满了和烈士相关的资料,还有手写的寻访笔记。尽管样书已出,但是他和陈彬还是不放心,逐字逐句地对照,以防有差错。“我翻阅了以前的一些资料,发现很多有出入的地方,有些把烈士的姓写错了,有些牺牲年龄记录有误,这些都是我们要去核实纠正的,也是我们开展此次寻访活动的一个原因。”姜连生说,“编这本书最重要的就是严谨、精确,烈士的名字、年纪等信息不能有丝毫差错。因为这本书是要出版的,会成为广大青少年的学习资料,这既是对烈士和烈士的后代负责,也是对青少年负责。” “寻访革命遗迹,征集红色印记”工作小组是一支由40多名平均年龄80岁的“五老”志愿者组成的队伍。姜连生告诉记者,这帮老同志着实让人感动。原海门党史办主任俞茂林年近九旬,是海门有名的“活档案”。为了让寻访的老同志有的放矢,尽快找到有关资料,他带病用一星期时间编写了“挖掘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海门以烈士命名的地名考”,详细列出了118个以烈士命名的乡镇、村及学校、道路等,并提供了有关可供查找的书籍。长期在水利条线上工作的原水利局总工程师黄志良,是海门的“活地图”,为使编写《烈士地名传》有根有据,他贡献了解放初期、上世纪60~70年代海门行政区域图等珍藏几十年的老地图,他将地图上所有由烈士命名的地名一一作好标记,方便大家查找。为了确保这本书编写有分量、有内涵、有水准,这群年事已高的老同志不辞辛劳,几乎走遍了全区所有的区镇。有的老同志主动要求跨区域采访,努力克服沙地、通东两地方言不同的困难;有的老同志骑着电瓶车,早出晚归,午饭随便对付两口就又出发;有的老同志为了确保书本内容丰富,到每个确定的地点为每篇文章配图。 讲起寻访成果,姜连生和陈彬更是滔滔不绝,感触颇深。陈彬回忆道,树勋有一个云龙村,原先大家都默认是因陈云龙烈士而命名。但是在寻访过程中,大家发现,名叫云龙的烈士有陈云龙和何云龙2位。为了核实到底是哪位烈士,便走访了当时云龙村的老支部书记和何云龙的后代,还前往陈云龙的老家八一村询问。“最终确定云龙村是以何云龙烈士命名的。整个寻访的过程虽然艰辛,但就是这样一丝不苟的精神,才是我们当初启动这项工作的初心,才算对得起英勇牺牲的烈士们。”陈彬告诉记者。 这是一次寻访,更是一次历史资料的抢救。万年初中关工委主任、退休老校长施侨在寻访烈士裴蕾的过程中,深有感触地说:“寻访革命遗迹,征集红色印记,就是在跟时间赛跑!”他介绍,悦来镇裴蕾村是以烈士裴蕾命名的。裴蕾是浙江定海人,1943年,年仅23岁的裴蕾在与敌人战斗时不幸牺牲,但现在很少有人了解他的英勇事迹。当听说村里有个85岁老人曾与裴蕾一起战斗过,施侨便立马前往了解情况。这位老人14岁就参加革命,他十分激动地回忆起当年与裴蕾生死与共的战斗友谊,声情并茂地讲述了裴蕾在与日伪战斗中壮烈牺牲的场景。时隔不久,施侨拿着整理好的《裴蕾村的来历》文稿,再去请教老人时,却被告知老人已经离世。施侨说:“我现在更深刻理解什么叫‘抢救’!”这名老校长一直奔波在“抢救”的路上,还成功抢救了烈士戴安林的资料。 据了解,这群老同志前前后后用了1年的时间,收集了150多个和地名有关的烈士资料,其中122篇经仔细核实被最终录用。《海门烈士地名传》这本书凝聚着老同志们的心血,饱含着大家对先烈们的崇敬和缅怀。 “这本书的编写对我们下一代的教育非常重要,我们打算把这本书作为学校的德育教材,让师生们记住英烈们为海门、为国家所做出的贡献,这个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把革命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才能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越做越好。”区教体局一级主任科员俞兆新谈及这本书时这样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