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届江苏读书节暨第26届南京读书节上,江苏省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向社会推荐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色经典阅读活动”百种荐读书单正式发布。针对这份书单,本报邀请专家学者、书评人和普通读者分享阅读感受。一篇篇饱蘸着情感与思索、浸透了理想和信念光芒的文章,亦帮助我们擦亮初心、砥砺奋进。 感悟百年大党的成功秘诀 —— 读《中国共产党简史》有感
许金晶 中共党员,书评人 党史学习教育的四部指定教材之一——由人民出版社和中共党史出版社共同出版的《中国共产党简史》一书,文字精炼、表述清晰、框架分明,是关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一部不可多得的普及性读物。作为一名拥有近二十年党龄的中共党员,我精读完本书后,不揣浅陋地将百年大党的成功秘诀,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始终坚守人民立场。作为中国最先进的阶级——工人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开始,就不仅代表着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无论是革命时期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与党的群众路线,还是改革开放时期的“三讲”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其根本出发点,都是不断倡导和强调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种在百年党史中一以贯之的人民性与人民立场,既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资产阶级政党的根本性标志,也是中国共产党持续取得成功和胜利的重要法宝。 第二,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理论联系实际,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优良作风和传统。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开始,中国共产党就认真探索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再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代代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根据中国发展的最新实际情况,有效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持续性探索。在历代中共领导集体和广大党员的努力之下,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勇立时代潮头,始终回应时代赋予的重大命题,从而确保党行进在正确道路上。 第三,始终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秉承共产主义理想的人民性政党,中国共产党在其百年历史进程中,始终强调理想信念对于党的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早在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通过延安整风运动,对广大党员进行深刻的思想洗礼与思想教育,在提高广大党员尤其是党的高级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的基础上,着力提升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历任领导人,都高度重视理想信念之于党的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仅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例,从“三严三实”“两学一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其核心要义,就在于帮助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真正做到既要在组织上入党,更要在思想上入党、行动上入党。 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中,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进程中,坚守人民立场、坚持与时俱进、坚定理想信念的中国共产党,必将继续带领中国人民勇立潮头、不辱使命。而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我也将继续立足自身的工作与生活,付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全部贡献。 人类的命运在自己手中 —— 读《伟大的马克思:做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者》有感
唐忠宝 中共党员,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伟大的马克思:做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者》一书提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这个问题也是我在日常教学中经常提问学生、询问同事并时常拷问自己的问题。 正如陈先达先生在书中所言:“马克思主义作为信仰和宗教信仰有本质区别。宗教信仰不追问‘为什么可信’,而是‘信’;科学学说不是问‘信什么’,而是要问‘为什么可信’。不能回答‘为什么信’,‘可信’的科学根据和事实根据是什么,就没有科学;而追根究底地追问为什么信,为什么可信,信仰的科学根据和事实根据是什么,就没有宗教信仰。”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宗教的区别,美国哲学大师理查德·罗蒂的视角较为独特,他比较了两本著作,一本是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另外一本是《圣经》的《新约》。通过比较,罗蒂认为:“在许多方面,《共产党宣言》是比《新约》更值得向年轻人推荐的著作。因为《新约》的道德缺陷在于它的彼岸性,在于它暗示我们,可以把我们个人与上帝的关系——我们个人得救的机会——同我们参与为结束无穷无尽苦难而进行的共同努力分离开来……不用借助于非人类的力量,也能使人类的未来不同于人类的过去,这一见解在《共产党宣言》中得到了十分壮丽的表达。” 显然,与其把未来交给彼岸世界的神秘力量,不如诉诸现实世界,相信人民群众的力量。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是真理,所以能够引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接力奋斗,进而引领中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 陈先达先生被誉为当代“行走的马列字典”,一方面是因为其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先生本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而这种信仰在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中国共产党人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2月20日,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指出:“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 中国青年应立鸿鹄之志 —— 读《红色家书》有感
张珺洁 兰州大学新传院学生 “我们现在离开是暂时的,是要想谋将来永远幸福……寻我们将来永远的幸福,这是一件何等快乐的事呵……”每每读到《红色家书》里收录的这篇张太雷写给妻子陆静华的家书,我都能感受到革命者的信念与豪情。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炮火纷飞的年代,无数英烈舍生为民,他们在监狱、在战场、在敌人的心脏写下了一封封感人的家书,或叙述近况,或劝慰家人,或表达忠于革命的信念。《红色家书》选编了一百余封家书,每一封都情真意切,文字炙热而真诚,心怀家国,不舍爱与自由,至今读来仍让人动容不已。 我买《红色家书》是在2017年,这源于我读高三时的一位政治老师。在一次红色精神学习课堂上,他播放了关于赵一曼女士的纪录片,并为我们朗读了赵一曼在牺牲前写给儿子陈掖贤的一封信。“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地(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地(的)前夕了……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短短几百字的书信,他数度哽咽,这个年近四十岁的男人站在讲台上,在一群学生面前流下了眼泪。 我很快购买了他推荐的这本家书集锦,触碰那些滚烫的灵魂。可以说,这本书成了我人生路上的导师,它给原本徘徊迷茫、不确定未来方向的我拨开重重迷雾——修身正己,中国青年应立鸿鹄之志。高考之后,从“儒风之盛,素冠淮南”的江苏泰州,到被誉为“黄河明珠”的甘肃兰州,我跨越了1810公里去兰州大学求学。到兰大,不只是为了领略“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的气概与风骨,更为了体会“吾校虽瘦,必肥华夏”的凌云壮志。 纸短情长,家书万金。一页页地翻过《红色家书》,张太雷、杨开慧、瞿秋白、吴玉章……这些革命志士不再是史料上苍白的名字,而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他们有父母、有孩子,有自己的悲喜和憧憬,也会在信件中为了日常的琐事千叮咛万嘱咐。在信纸上,他们褪去了英雄的光环,回归到朴实的生活,更立体丰满。 “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甘愿抛头颅、洒热血!”……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李大钊语),志士们求真务实的精神、誓死追寻革命的信仰深深地融入血脉、浸入骨髓。一封封家信随着时光的沉淀,在历史的纵深处熠熠生辉。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生在和平年代的青年,应当追寻革命先烈的足迹,带着追风逐梦的骁勇与心怀天下的情怀踏上征程,去追寻自己的使命。 致过去,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愿未来,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 渡江,旧中国的“终点” —— 读《横渡长江》有感
俞明 中共党员,南京市政协原副主席 读了杨波的《横渡长江》一书,感慨万千。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渡江占领南京,这一党史、军史上的重大事件在作者细腻的描述之下,全景式地得以展现,使人读后兴味无穷。作者曾担任渡江胜利纪念馆馆长,这一经历,使他对渡江战役有了更深一层的感受。 说起这个渡江胜利纪念馆,我也有过较深入的接触。从1995年起,我就在下关江边工作,为寻找当年的“京电号”小火轮出过主意,并且参与建设了纪念渡江胜利的“胜利广场”。2007年起,我又联系了几位市里、区里的政协委员,书面提出了“易地扩建渡江胜利纪念馆”的建议,提到1984年建在挹江门城楼上的纪念馆展品太少,场地太小,中小学生来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时,容纳不了一两个班级,应在江边重建新馆。这一建议引起了市政府的重视,2009年纪念渡江胜利60周年前夕,一座新馆建成开放,“京电号”小火轮也从外地运回南京,成为新馆最受瞩目的实物展品。 我曾把下关的两个纪念馆比喻为“起点”“终点”的标志。1842年,英舰入侵长江,胁迫晚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割让了香港,还要“赔款”2100万银元。在议约地点静海寺建立的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是中国近代屈辱历史“起点”的标志:自第一次鸦片战争起,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被列强欺凌抢掠,成了忍气吞声的弱国。1949年,同样在下关江面,我军横渡长江,又有英国“紫石英号”等军舰在江面耀武扬威阻碍我军,遭到我军炮火痛击狼狈而逃。因此,渡江胜利纪念馆成为一百多年屈辱历史“终点”的标志。 我把这一比喻写进了《警世钟铭》:“起点终点,遥隔百年,浓缩于此,咫尺相连”“屈辱历史,此为终点;有碑为证,有钟为鉴”。1997年10月26日,原中央党校副校长龚育之来参观考察时,听取了我的汇报后,为静海寺史料馆题写了如下文字:“中国近代史从这里开始,在这里结束。伟人孙中山从这里开国,在这里长眠。如同到西安想到秦汉,到南京就想起近代的屈辱和人民的抗争。” 中共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也在开幕式主旨报告中提到:“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更是一座不平凡的城市。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她作为中国近代史的起始地,经历过痛苦的屈辱与悲壮的抗争,她又是旧中国黑暗统治的终结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获得了新生和发展,逐步走向繁荣和富强。在新的百年起始之际,我们召开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动员、组织南京人民谱写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篇章,这将是何等宏伟而壮丽的事业!” 当时,我作为党代表聆听了这一报告。当听到南京作为中国近代屈辱史、抗争史“起点、终点”的提法被写入党代会报告,不由得热泪盈眶、心潮澎湃。 渡江胜利纪念馆和静海寺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所展示的两起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在年代上相距107年,在地理上只相距两三公里。这既是一种巧合,岂不也是唯物史观视野下的必然?《横渡长江》一书也正是写出了这种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这是学习党史的一本经典好书,值得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认真阅读。 怎样讲好“战争故事” —— 读王树增战争纪实文学有感
陶赋雯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副研究员,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出站博士后 战争一般会发生两次,一次是在战场上,另一次在记忆中。作为人类的集体记忆,战争往往成为形塑历史认知、建构民族共同体的重要契机。著名作家王树增曾围绕20世纪中国所经历的战争创作了长篇纪实文学《长征》《解放战争》《抗日战争》《朝鲜战争》等作品,成为战争记忆接力棒上的传播者。 《解放战争》是关于古老民族如何艰难新生的历史回溯,贯穿其中的问题是“小米加步枪”如何对抗现代军队。在呈现战争智识与战机研判时,王树增在《最大多数万岁》一章中特意提到了粟裕的话:“战争的胜败,决定于双方人力、财力、物力消长的对比,特别是人民站在哪一边,那一边最后是要胜利的,而不在于一城一地一交通线的暂时得失。”也谈到刘伯承的总结:“得人失地,地可夺回;得地失人,人地两空。”可见,在战争中,战术与人心是一大法宝,这也是我党成功的秘诀。 《长征》则探讨现代中国如何延续长征的坚韧精神。美国人曾评选出公元1000年到2000年间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件大事,其中一件是1934年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但对于长征,中国青少年对它认识得远远不够。在《长征》中,一系列艰难困苦的细节无处不动人心,凸显了长征精神对于当代中国的重要意义,一如王树增总结的:“当代青年对中国民族历史的解读还远远不够。一个民族把自己经历的悲伤的或者欢乐的往事当作珍宝一样捧在手里,把它作为照耀未来民族前进的一盏灯。” 《朝鲜战争》则聚焦永恒不忘的英雄丰碑。书中,王树增除了详尽勾勒历史背景外,更增强了对普通人的书写,记录这些血肉之躯的个体故事,在宏大战争叙事下关注鲜活生命的消逝与残缺,补上了历史没有记住的细节。正如他在书中谈道:“朝鲜战争的历史,是上百万志愿军官兵用生命写就的,这样的历史令我在写每一个字的时候都心生敬重。常常在写作中不由得搁笔长叹,想及今天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民族一旦面临危机的时候,年轻人能否像当年的志愿军官兵一样奋不顾身挺身而出?”可见,王树增不是为了书写历史而书写历史,相反,他是在为当代书写历史。 通过王树增的战争纪实文学,我们体悟到记述战争对于一个民族历史的重要性,它得以使当代读者与他们的前辈“相识”“相知”,重温一个人、一支军队、一个民族无论何时都需要的精神。当下,中国的文艺、文化工作者们,需要联结历史资源与媒介表达,努力掌握塑造记忆共同体的主导权,揭示历史真相,塑造中国人的国际形象,呈现出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