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做怎样的青年?”百年前松江地区第一位共产党员侯绍裘对青年人的勉励犹然在耳。日前,苏州大学传媒学院举办“书信鉴党史”诵演活动,以百年党史四个历史时期的八组红色书信引领青年大学生深入思考。
诵演活动中,学院党员师生担任的讲解人、读信人、演讲人分别与大家分享了来自新民主主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时代的八组书信,内容有伟人、名人的信,也有不为人知普通共产党员的信。这一封封中国信,讲述的其实是关于信仰、信念、信任、信守、自信的中国故事。 “书信是情感与信念的承载者,其表达与呈现是无声的、深厚的。但诵演却是一种用声音与画面直击人心的表现方式。哪怕我对信的内容已经十分熟悉了,但在现场感受到语言之震撼,党员们信念之坚定,我还是忍不住地流泪。”传媒学院19级新闻专业学生薛柯感动地说。
作为毕业生党员代表,传媒学院2020届学生邵昱诚这次也回到母校、登上舞台,朗读了钱学森写于1955年的一封求救信。“从前期资料准备、音视频剪辑到彩排再到正式演出,在整个过程中,我对于钱学森先生当年迫切回国的愿望以及回国后为新中国的建设而努力工作奋斗的历程,有了更为全方面的认识和了解,真正让我做到了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邵昱诚表示道。 钱学森写在香烟纸上的求救信传递了一代科学家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的坚定信念;还有革命烈士赵一曼同志留给儿子宁儿的两封遗书,展现了她对孩子的不舍深情,在革命事业面前舍小家为大家的巨大牺牲令人动容……通过对革命先烈、科学家、抗疫英雄书信的诵读和演绎,大学生们加深了对党的历史的理解和把握,将“我们该做怎样的青年”这样的历史叩问转化为内在动力和人生实践。大家纷纷表示,要把学到的知识、得到的触动、悟到的精神与日常学习、工作、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以研促行、以行求知,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学习是一个长期的政治任务,在具体组织过程中要能开创出更多青年学生喜闻乐见、形象生动、效果明显的宣传教育形式。” 学院退休教师、五十年在党的老党员王苏光也参加了此次诵演活动。他勉励青年学生要多关心政治,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做党的时代新人。
事实上,如何打造冒热气、接地气、聚人气的活力思政课堂,提高党史学习教育实效,始终是传媒学院党史学习教育谋篇布局的重点。苏州大学党委副书记王鲁沛在诵演活动中对传媒师生提出期望:要通过文字传递力量,通过诵演传承精神,重温我们党走过的峥嵘岁月,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挖掘红色资源“塑形”,讲好红色精神“铸魂”,传承红色基因“逐梦”,是传媒学院将思政课堂与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以美育实践拓展思政教育的创新举措。据悉,苏州大学传媒学院党委不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重点打造“美育+”思政课堂,举办“艺”起学党史系列活动,充分发挥传媒学科优势,将党史学习教育与专业、校史、兴趣、红色基地沉浸等相结合,以美育为主要载体,集聚发挥短视频、音频、图文等多元化传播效能,不断丰富和拓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其中,传媒学院全体党员师生共同制作的“口播党史”“图说党史”“剧说党史”三个线上党史学习教育栏目,至今共发布了23期,总浏览量超过了10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