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精品一个严谨交代,给时代一个尽责答卷。2017年,《常州市志(1986~2010)》入选“中国精品志书工程”,成为全国第四部、江苏第一部中国精品志书。常州地方志办公室因此被常州市政府记集体二等功,成为全国首个被记集体二等功的市级地方志办公室。 日前,常州市地方志办公室面向市机关单位和部分国有企业开展新一轮赠送《常州市志(1986~2010)》活动。该书目前已经发放500册,预计共发放2000册。 接续历史文脉,助推地方发展。常州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李亚雄介绍,上世纪80年代启动的第一轮修志,常州在全国少有地采取“自下而上,三级修志”的方式,编纂过500多部志书,是志书编修成果最为丰硕的城市之一。2006年,按照国家部署和修志传统,以及“地方志书每20年左右编修一次”的国家规定,常州启动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二轮修志,断限为1986—2010年,共25年。 “这不仅仅是一项文化工程,更是城市的文脉、史脉传承工程,既是任务,更是事业和使命。”李亚雄说,面对这一激荡而辉煌的时代,此轮修志不仅考验认识和站位,需要超前的顶层设计,还必须有强烈的质量、精品意识和一支敬业奉献的专业队伍,以及海纳百川、开门修志的理念和思路。 经过反复研讨,常州得出4条修志原则:突出改革开放主旋律、突出高速发展的特征和显著成就、突出信息的容量和质量、突出人文的发掘与传承,弘扬精粹的人文传统。 十年执著守望,千人辛勤修编。自2006年5月启动到付梓出版,《常州市志(1986~2010)》历经10年征程。全市有178家单位供稿、1000余人初撰,国内有15位方志专家参与指导、评审,50多人次参与审改,40余位特约编审参与编修。 这部530多万字的皇皇巨著,分50卷、306章,共3100多页,分4册装订,是常州历史上第28部综合地域志,是全面、系统、客观记述常州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资料性著述和当代常州的百科全书。 该志承接前志,主要记载常州1986年至2010年的发展历程。总体结构按地理环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人物六大部类暗系逻辑。全志除卷首设序、凡例、史略、总述、大事记,卷尾设专记、索引。在谋篇布局上,它“体现全貌、横不缺项、繁简适当”,选择了中编体结构。全面与重点、经济与人文、时代性与地方性并重,是内容上的鲜明特征。 该书的本地特点和创新特色也格外突出。在篇目设置上,专设“经济体制改革”“对外经贸 开发园区”等卷章,以突显改革开放主题;升格“乡镇企业 民营经济”卷,突显苏南模式;强化“艺文 著述”“文化遗产”“方言”“风俗”等文化板块,突显江南人文。同时对科教城、装备制造、花木业等时代亮点与地域特色作了点睛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