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会现场司新利摄 创刊于1979年的《清明》文学杂志,在国内文学界享有盛誉。昨日上午,由《清明》杂志社、扬州市文联主办的《清明》读书会走进扬州,和众多扬州文学爱好者面对面。在读书会上,既有小说作品解析,也有朗读《清明》作品,还有嘉宾访谈、读者互动等环节。而扬州这座城市,也给来自《清明》的主编、编辑们,留下了十分精致的印象。 《清明》杂志影响深远 好的作品关键在于写作 扬州市政协文史委主任、作家王虎华说,《清明》杂志对于很多文学爱好者来说,印象非常深刻。这份在自己读大学期间创办的文学杂志,在文学界一直有着巨大的影响。现在扬州的小说创作朝气蓬勃,出现了汤成难等作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汤成难的小说从内容上关怀社会底层人士的生存状态,是一种善的情怀。写小说需要一定的天赋,电视剧《进京城》里有一句话:“什么时候演戏演到鬼上身,神附体,什么时候就成功了”。其实不仅仅是演戏,对于文学也是一样,这是一种投入。 《清明》杂志社执行副主编赵宏兴介绍,扬州有一批优秀的作者群,多年前,就在自然来稿中就发现了一位扬州作者的作品,最后过了三道关,最终发表出来,是很不容易的。杂志社总是强调编辑要从自然来稿中选取优秀作品。 《清明》杂志社副主编陈斌先介绍,安徽作家和江苏作家有很多联系,江苏有很多小说大家,曹雪芹、汪曾祺、王干、毕飞宇等,他们或是扬州人,或与扬州关系密切。写小说的人来到扬州,内心就是崇拜的。扬州和《清明》杂志联系紧密,扬州作家作品经常见诸杂志。作家是人类精神领域的探秘者,没人能让生活止步不前,没人能让作家销声匿迹。《清明》杂志的选稿比较贴近现实主义,小说不是讲述要说的故事,而是要更关注背后说了什么,揭示小说背后展示出来的生活本质。 扬州作家汤成难提出,现在一些文学杂志,看上去对都市题材比较感兴趣,是不是忽略了农村题材的写作?对此,赵宏兴解答说,乡村写作一定是回避不了的,小说当然能写乡村。有些作者写的乡村很旧,有的写得也很先锋。不少杂志,都在发乡村题材。当然,作品首先是要写好,关键是写,而不是题材。 扬州和安徽关系密切 这是一座精致的城市 赵宏兴说,《清明》读书会走进过很多地方,走进校园、社区、厂矿等,去过河南、江西等,来到扬州是一件盛事。一说扬州,就想起“烟花三月下扬州”,古诗里的烟花是自然风光,现在则是表达一种热烈快乐的心情。扬州历来都是文化名城,朱自清、汪曾祺等名家辈出。“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汴水和泗水都是安徽的河流,流到扬州,就成为了经典的诗句。 《清明》杂志社一编室主任苗秀侠说,这场活动开启了她的首次扬州之行,风含情,雨含笑,她对扬州向往已久。安徽有一首爱情民歌《摘石榴》,不止一次提到扬州,就说男孩子和女孩子约会,提到扬州是富裕的地方。扬州足以承担一对年轻男女的爱情,以及对于生活的所有期待。扬州有历史,有现代,对扬州充满无限期待。扬州到处都很精致,扬州文学创作也取得很好成果。写作没有明显的性别,不是说女性一定要写很柔美的内容,要根据爱好和技能,决定了写作方向和风格。多年来,她就一直坚持对于三农的关注。写作是打捞生活,然后做出来,有了生活的冲撞,才能进行写作。女作家也可以关注天下,为苍生写作。贾平凹也说过,他开始也是什么都写,后来找到了秦岭作为依靠。而对于扬州作家来说,背后有一座如此优美精致的扬州,是源源不断的创作资源。 文学评论家、文学博士陈振华则是第三次来扬州,他说自己对扬州充满感情。《清明》读书会来到扬州,也是众望所归。他的博士生导师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来到扬州,就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