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的经济有目共睹,以傲然超越的姿态位列全国百强县第二名、无锡市第一名。除去写出《教我如何不想她》的刘半农外,江阴也有许多历史名人。江阴古朴厚重,书香弥漫,文化底蕴深厚。2021紫金文化艺术节期间,新江苏走进江阴,领略江阴的文化魅力。 全民阅读深入人心,书香氛围浓厚 9月18日一早,江阴市图书馆门口就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据江阴市公共文化艺术发展中心主任王立介绍,由于疫情的原因,目前每天开放限定人数为一千两百人。在2018、2019年,图书馆的日均访问量曾达到四五千人。 江阴市图书馆门前排着长队等待入馆 走进图书馆,入口处摆放着几台电子屏,是江阴的“公共文化云”。在这里,读者可以获取很多展览、讲座活动的信息。 江阴市图书馆一角 为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江阴市图书馆开办了“市民课堂”公益培训班,除去某些课程的材料费,课程无需缴纳学费。市民课堂种类丰富,舞蹈课程、乐器课程、书法绘画类课程应有尽有。9月11号市民课堂的课程内容一经发布,报名火爆,不到一周就报满。 即将上线的“澄艺快递”平台,是一个公共文化服务精准配送的平台,旨在解决公共文化服务、全民艺术普及实施过程中,专业资源不丰富、城乡资源不均等问题。江阴市公共文化艺术发展中心公共服务科科长胡光介绍,这个平台首先由社会团队进行申报,专家审核通过后入驻,将供求进行精准对接,从“大河漫灌“到“静滴细灌”,由定点配送逐步转化为点单配送,演出、培训、讲座等各类文艺活动均可进行配送。 为打破传统图书馆开放时间的限制和为市民提供更多的阅读空间,江阴市图书馆还取中国近代图书馆之父缪荃孙晚号“艺风老人”中艺风为名,推出“艺风书房”24小时自助图书馆。自助图书馆采用国内最先进的射频识别技术,结合门禁管理系统,实行无人值守、自助办证、自助借还。目前,“艺风书房”在市图书馆、延陵路绿道驿站、中山公园等地建成7家,已形成24小时自助图书馆服务体系。 艺风书房”24小时自助图书馆一角 书房环境干净整洁,书香气氛浓厚。除了纸质书,书房的电子屏还展示近两千本电子图书,市民可通过app进行扫码免费下载阅读,也可直接通过微信扫描在线阅读。每月,江阴市图书馆会更新两百册,让读者能够阅读到最新的书籍。 书房不仅可以看书,还组织各类文化活动。中山公园艺风书房里,江阴市长青艺术团团长吴小君正带领团队进行越剧名段《十八相送》的学习排练。作为2021年度江苏省优秀群众文化团队培育对象,长青艺术团致力于为社会公益服务,至今已有三十年的历史。艺术团定期举办活动,为戏曲爱好者提供公益性培训、学习。 “我们为江阴12个社区成立了戏曲小组,由我们的老师进行公益服务。”吴小君说。艺术团的老师通过服务接触到了很多戏曲爱好者,让戏迷朋友更加了解和贴近戏曲,老师们也感到很幸福。 藏好书,讲好江阴故事 走进菁存阁,不由得被它古朴安静的氛围打动。菁存阁,取“菁华存于阁”之意,是江苏省十大藏书之家,聚书六万余册。菁存阁的主人顾青是个“喜欢与历史相处”的人。“小时候有个假期被父亲要求抄写数万字古籍,抄着抄着就觉得很有意思,加上作为老知青的父亲对地方志也颇有研究,就继承了父亲的爱书,致力于收藏地方文献、古籍。” 菁存阁藏书一角 曾经做过导游的顾青,对于历史和文字方面的内容颇为擅长,“我就想把江阴的文化都讲出去。”为了做好藏书,顾青做导游的积蓄几乎全部用来维持运营,“想要办好是需要投入很大的,也需要很长时间。”在菁存阁,顾青举办了不少沙龙讲座,但参加的主要都是文化圈的人。如何“破圈”是他亟待思考的问题。 菁存阁桌子上、角落里的几盏由古籍纸张做成的灯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别人可能觉得这么珍贵的东西你拿来做灯太可惜了,我倒不觉得”。顾青抚摸着书籍说,“我希望能够像灯光点燃一样,将古籍、地方文化传承下去,传播出去。” 桌上摆放着用古籍纸张做成的灯 现在的他空余时间会带着小孩研学,“我希望能在他们心中埋下种子”。顾青用自己的坚持努力探索着地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方式,在这条路上一往无前地走着。“我希望,地方文脉和历史能够得到很好的传承。” 戏,就是要让人爱看、想看 月城是中国民间艺术文化之乡,也被称作“小戏之乡。”在月城镇文化公园,清音戏曲协会经常在这里表演,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舞台现场摆放着各种设备和器材,旁边也有不少群众认真听戏。今年已经78岁的陈志生中气十足地在舞台上演唱着剧目。 月城镇文化公园的戏曲大舞台 月城镇文化公园的戏曲大舞台 “当初我们团队最开始只有陈志生陈会长一个人,他天天抱着设备到公园里唱戏。”清音一队负责人陆燕华感慨道。为了老百姓的一句“你们明天还来吗”,陈志生整整坚持了十年。从当初的一无所有到今天有两个队伍,团队得到了广大戏迷朋友的喜爱和认可,也得到了各界领导的支持。 “大家都参与进来,也很受到老百姓的欢迎”,清音二队的负责人王亚琴开心地说,“这十年,团队在发展,也是百姓的快乐来源。看的人越来越多,唱的人也越来越多。唱的人开心,听的人也开心。” 月城镇综合文化站站长是赛亚从事群众文化工作已有10年,因为月城的特色是小戏,当地的群众也有一定的戏曲基础,所以她们着力打造戏曲团队。要根据特色搞阵地,“你要做群众爱看的,想看的,才会有人看。”是赛亚说。 在江阴市文联主席钱晴看来,江阴的发展是文艺和经济齐头并进。江阴的企业家对文化有情怀,在血脉中有着对家乡文艺的热爱。“文联就是桥梁和纽带,是要服务文艺家的。”文联对老中青三代艺术家进行建库,针对其发展需求创造条件,扶持著作出版、培训班成立等等。 “我们另一项重点工作是文艺惠民。”钱晴介绍,文联组织江阴本土文艺家,通过艺术家引领市民的文艺素质和审美的提升。将艺术家的精品课程下发到基层单位,提供更精准的服务。其中,“本土小舞台,大家一起来”就是“轻车简从”,以几个本土知名艺术家组成一台小节目,到社区、企业、学校等开展活动。培训班、文艺沙龙、鉴赏课等均免费面向市民,真正做到“走到群众中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