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比81!我们赢了!”随着主裁判一声哨响,在2021年常州市“鑫雅杯”篮球超级联赛的决赛中,东安队以大比分优势将这场民间联赛的冠军奖杯收入囊中。令人瞩目的是,这支“黑马”球队并不是来自某个企业或俱乐部,而是出自常州市武进区湟里镇东安村。 党建驱动,创新文体事业发展思路 村域面积大、人口数量多、工业产值高是东安村的传统标签。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如何把经济优势转化为文化优势,是摆在东安村面前的一道难题。近些年,借着湟里辉“湟”红盟党建品牌发布的势头,东安村依托“助老、助困、助残、助弱、助学”的“助”文化传统,提炼出全新的“五助”党建品牌,明确将“助”文体事业发展作为新“五助”之一,探索出“党建+文体”的全新发展模式。 需求导向,精准配置文体活动资源 “全覆盖”是东安村文体事业的鲜明特征,其实质是以需求导向打造覆盖全地域、满足全人群、涉及全类型的乡村文体模式。由于下属16个自然村位置分散,为方便村民就近开展文体活动,东安村采取了“1+7”模式建设村民广场,即1个大型村民广场建设在人群密集的中心地区,7个小型村民广场分布在各个自然村附近,设施规划主要以适老化的健身器材和广场舞场地为主。对于年轻人居多的中心广场,规划则涵盖了球场和大型文艺活动场地。 趣味相投,激活各年龄段文体活力 “村里在规划时就为我们设计了塑胶篮球场,为篮球队训练和比赛提供了保障”,东安篮球队队员蒋博宸在介绍球队时说。文体事业发展与群众兴趣爱好结合,才能形成最大合力,这其中激发的是各年龄段人群的运动热情。在东安村,还有一支热爱门球运动的退休教师队伍,考虑到门球队训练质量,村委在25年内对门球场进行了5次升级,并促成了以东安为主场,吸引周边区镇12支门球队伍参加的“银潮杯”门球邀请赛,真正让门球运动在东安发展壮大。 除了竞技体育亮点频频,各类群众文艺活动也在东安百花齐放,在村委的组织下,插画艺术、健康讲座、电影放映、文艺汇演等活动送到村民的家门口,帮助村民在工作之余培育兴趣、发展爱好。 薪火相传,接续描绘农村文体百态 乡村文体事业要始终繁荣,就离不开长久的坚持和热爱,传承是守住文体氛围的最佳路径。一方面,东安村鼓励各民间文体团队自觉吸纳村内青年人群,培养好篮球、足球、门球等新生代文体人才;另一方面,全村在整合闲置土地资源的同时,深入挖掘本地文体需求和特色,将更多类型的场地资源释放出来,为培育多元化的文体兴趣爱好提供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