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国别体史书,记述战国时期策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生动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方面的活动情况和社会面貌。“江苏文脉整理研究与传播工程”推出的《江苏文库·精华编》中,出版了由已故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章太炎晚年弟子之一的诸祖耿教授辑校汇考的《战国策》,不仅收录《战国策》的内容,也将《战国策》问世以来的各家注解、各种说明汇集在一起,并对《战国策》的作者、名称意义、思想内容、所反映的时代面貌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战国策》为何能收入《江苏文库》?这是因为,它的编纂者刘向可以算是一位汉代的“江苏徐州人”。 刘向,原名刘更生,出生于公元前77年,卒于公元前6年,汉高祖刘邦的弟弟楚元王刘交的四世孙。他自幼聪慧好学,文采出众,12岁就担任辇郎(宫廷中引御辇的官),20岁担任谏大夫。汉成帝即位后,刘更生出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汉成帝命刘向带领一批文人校改宫中的藏书,整理经传诸子诗赋。每一种书经过校勘,缮写定本后,由刘向撰写叙录,介绍书的名目、内容和校勘经过,剖析其学术源流与价值。这些叙录汇编在一起,即我国第一部解题性的综合性分类目录书《别录》。后来,刘向之子刘歆继承父亲的校书工作,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综合性图书分类目录《七略》。刘向刘歆父子并称为我国目录学的开山鼻祖。 《别录》大部分内容已经散佚,保存下来的部分中,就有《战国策》。 《战国策》的作者是谁?历来有多种说法。刘向认为是“战国游士”;北宋曾巩认为是 “苏秦、商鞅、孙膑、吴起、李斯之徒”;南宋鲍彪、叶适认为《战国策》的作者是一个人;清代学者牟庭相,近代学者罗根泽、金德建则认为《战国策》的作者是秦末汉初的辩士蒯通。 诸祖耿教授在《江苏文库·精华编》收录的《战国策》前言中指出,《战国策》的作者不是一个人,而是战国时代的一群策士。战国是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很多游士(又称为策士)在政治舞台上异常活跃,影响甚至操纵各大国的政局,以及彼此之间的外交关系。举例说,战国末期,孟尝、信陵、平原、春申四公子豢养的策士就超千人。 游士游说诸侯,往往会准备游说时的参考资料,论述自己对政治形势的策划谋划,平日里也会将忠勇智谋的历史故事,记下来作为学习资料,用以揣摩思考。这些材料最初各自独立,互不相关,有着各种不同的名称。秦始皇统一六国焚书时,它们幸运地没有被烧掉,后来还有增加,被保存在汉王朝的皇家书库中,分为《国策》《国事》《事语》《短长》《长语》《修书》六种,即所谓的“中书六种”。司马迁编写《史记》,曾将这些材料作为战国史料的主要依据。 汉成帝时,刘向受命编订皇家藏书时,发现了这些珍贵的战国材料,但“中书余卷,错乱相糅莒”。在刘向的努力下,散乱的“中书六种”及“国别者八篇”被汇编成书,刘向还赋予此书一个名字——《战国策》。 《战国策》堪称战国史料的汇编,既有列强之间的征战杀伐,也有社会生活的点点滴滴。由于作者并非一人,《战国策》收录的文章风格多样,包括了小说风味的长篇巨制,幽默讽刺的短篇琐事,以及来自民间的短小寓言。诸祖耿教授认为,在语言风格上,《战国策》在《国语》《左传》的基础上跨进了一大步,为司马迁写作《史记》奠定了基础,做好了开路先锋。著名文学家郑振铎则如此称赞《战国策》:“如一部中世纪的欧洲传奇,如一部记述魏、蜀、吴三国的史事小说《三国志演义》,使读者永远地喜欢读它。” 《战国策》的内容很多人耳熟能详,《邹忌讽齐王纳谏》《鹬蚌相争》《触龙说赵太后》《范雎说秦王》等名篇都收入过初中和高中课本,为人津津乐道。“狐假虎威”的故事也是出自《战国策》中楚宣王和大臣江乙的对话。而我们经常使用的上百个成语,如“亡羊补牢”“不翼而飞”“画蛇添足”“狡兔三窟”“门庭若市”“南辕北辙”“兵临城下”“安然无恙”“自不量力”“百发百中”“安步当车”“图穷匕见”“比比皆是”“返璞归真”“侧目而视”“不遗余力”等,都是出自《战国策》。尽管很多人没有完整地读过《战国策》,但两千年来,《战国策》记录的历史,创造的成语,所反映的反对“复古”、重视客观、注重实效等思想,依然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