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山是长江下游浩瀚烟波中的一座岛屿。因满山苍翠欲滴,宛若碧玉浮江,被称为“江中浮玉”,是“镇江三山”国家AAAAA级旅游风景区的组成部分。山中的碑林以拥有连绵壮观的摩崖石刻和历代碑刻闻名于世,焦山也因此被誉为“书法之山”。 摩崖石刻集于焦山西侧峭壁,气势磅礴。存有六朝至民国刻石百余方,内容既有抒发忧国之愤的,也有怀古颂今、寄托抱负的;既有阐述佛经教义的,也有摘录道家微言的。特别是书法史上被誉为“大字之祖”的六朝石刻《瘗鹤铭》,自北宋发现以来,历朝历代的文人雅士每到枯水季节,石头露出江面之时便结伴前来寻访朝拜,因此留下了大量的诗文题刻,其中陆游《踏雪观瘗鹤铭》、米芾《辛未孟夏观山樵书》、吴琚《春游焦山诗》等,均属上品,弥足珍贵。 碑林始于北宋庆历八年(公元1048),镇江太守钱彦远从江中获得一块瘗鹤铭残石,于是他在焦山建宝墨亭,将这块残石与另外三块晋唐前贤墨迹石刻一并藏于亭中,又请赋闲于苏州的著名诗人苏舜钦、本邑名流苏颂等赋诗以纪其盛。 明代,宝墨亭改建为宝墨轩,藏碑渐丰,颇具规模。自清以来不断充实,但后屡遭兵燹,毁失严重,新中国成立时,仅存碑刻100余方。 1962年镇江市政府为抢救民族文化遗产,寻找散失残碑,征集四乡刻石,复建焦山碑林。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进行扩建,并于2020年再次进行提升改造。 焦山碑林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现存重要摩崖石刻80多处,藏碑500余方,规模虽然不大,但特色鲜明:一是大量精美的碑刻与绵延、珍贵的摩崖石刻相结合,其中有被历代书家尊称为“大字之祖”的六朝《瘗鹤铭》、唐《金刚经偈句》《魏法师碑》、宋代米芾临《兰亭序》《禹迹图》等;二是所藏碑刻以反映历代文人士大夫的思想感情为主,如抒情言志的陆游《踏雪观瘗鹤铭》《吴踞焦山诗》《吴迈游焦山诗》等,相互酬唱的《澄鉴堂石刻》《齐彦槐焦山唱和诗》等;三是独具魅力的江南古典园林式景观,廊廊相连,曲径通幽。游人漫步碑林,可以赏名碑、观亭台、看青山、望宝塔,在恬静休闲的文化氛围中接受美的熏陶,因此素有“江南第一碑林”之美誉。 江苏镇江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焦山碑林更是名城历史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她与西安碑林一南一北,各领风骚,是古城镇江对外开放、展示名城风采的重要文化窗口,多年来深深吸引了广大中外学者、书法爱好者和旅游观光者。近年来,随着中央电视台《探索 发现》栏目专题片《瘗鹤铭》的播出、镇江市“打捞瘗鹤铭”大型文化行动开展、“书法之城”的打造、2012年中国“瘗鹤铭奖”和2018年“全国第二届大字书法艺术展”的成功举办,创下中书协参与举办的历次单项国展来稿之最,2019年首届镇江“瘗鹤铭奖”书法展、2020'镇江市“我爱碑刻”少儿临碑(帖)书法比赛以及2021年“鹤鸣浮玉 翰墨芳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长三角女书法家扇面作品邀请展”等活动的成功举办,使焦山碑林知名度迅速提升,也为镇江倾力打造“书法之城”,焦山打造“书法之山”,奠定了坚实基础。为让更多的人了解焦山碑林和《瘗鹤铭》,焦山碑刻博物馆通过举办“馆藏名碑名帖拓片展”的方式,在各地举办巡回展,目前已经走过了北京、上海、湖北武汉、云南大理、安宁、广东湛江、福建泉州等地。焦山碑林在海内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此外,该馆还加强文创产品开发和学术研究交流。近年来,陆续出版了《瘗鹤铭第一辑》《瘗鹤铭2011》《全国第二届碑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瘗鹤铭奖作品选》《焦山碑林精品图录》《澄鉴堂石刻》《魏法师碑》《全国第二届大字书法艺术展作品集》等书籍十余本,还利用“大字之祖”《瘗鹤铭》开发了真丝围巾,用《澄鉴堂石刻》的原图《墨竹图》元素开发的真丝手包等,备受好评。 2021年,镇江成功入选2023年“东亚文化之都”候选城市,焦山碑林特成立“东亚文化拓印小组”,整合市区现有东亚文化石刻,逐一进行拓印,从潜心临摹、研究焦山碑林镇馆之宝“瘗鹤铭”的良宽亭(位于焦山公园内)开始,陆续将焦山公园内的破题碑亭、友谊树纪念碑以及南山招隐寺昭明太子读书台内的冈村繁书匾额等进行拓印,接下来,拓印小组还将赴宝塔山、北固山等地,收集与东亚文化相关的石刻匾额等资料,拟于2022年5月、6月在镇江举行“深刻的记忆——镇江市东亚文化碑拓展”。(注:本次展览所拓石刻均为现代石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