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正式公布了第五批《江苏省珍贵古籍名录》,江苏镇江市图书馆所藏12部元、明、清三朝的精刻、精印、精抄本古籍顺利入选,展示了镇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典籍文化。 《江苏省珍贵古籍名录》评选工作自2008年开始启动,由省文化和旅游厅部署,各古籍收藏机构申报,省古籍保护中心组织相关专家评审,只有具备较高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的善本古籍才能名列其中,目前已公布了五批。这些珍贵古籍是千百年来一代代藏书家、藏书机构遗留至今的藏品中最精华的部分,也是江苏被称为“人文渊薮”的重要体现。 令人称奇的刻印者 此次镇江市图书馆入选的12部古籍有刻本11种、抄本1种,但同是刻本,却又在刻印者、刻印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有的属于官刻本,比如元刻明修本的《隋书》,是由元代刻印,曾经明代最高的宦官机构司礼监补刻。《东垣十书》则是由明代的几代辽王接力完成的。初代辽王朱植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五子,为明朝守卫北疆,同时将收集到的医书刻印给世人,后来的几代辽王朱豪墭、朱恩鑙先后重刻、修补,最后由嘉靖年间的光泽王朱宠瀼重新校勘、刻印,成为当今罕见的珍本。《隋书》和《东垣十书》的刊刻者级别之高,可谓罕见。 《新刻九我李太史校正古本历史大方通鉴》《新镌通鉴集要》的刻印者则分别为“书林余氏”和“书林何敬塘”,所谓“书林”是指以刻书、卖书为业的书坊,说明它们都是明代的坊刻本,见证着明代文化和工商业的繁荣气象。 唐代诗人孟郊的《孟东野诗集》则是一种朱墨套印本,页面上的文字分黑、红两色,需要用两块雕版、分两次才能印刷成功,看上去非常美观,但在物料、人工上的花费上也很大。这部《孟东野诗集》的刻印者就是明代著名的白话小说家凌蒙初,人们一般只知道他是《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作者,但从事古籍保护和收藏的人都知道,他在明代刻书史上也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海内罕见的珍本 镇江市图书馆入选的12部古籍,有元代1种,明代9种,清代2种,涉及史、子、集三大部类,每一部都具有珍贵的学术价值、版本价值与艺术价值,堪称书中精品。而刻印时间最早的,首推元刻、明正德嘉靖间递修的《隋书》。它是唐代诤臣魏征主持修纂,也是首次使用经、史、子、集进行图书分类的典籍,历史文化意义毋庸多说。而这部书本身刊刻于元代,当时的刻书事业虽然发达,但形式上颇具古风,字体更接近于手书,行列也不是很整齐,同明代刻书业发达之后的情况很不一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另一部《唐会要》由宋代王溥编纂,是研究唐代历史的基本典籍。从现存较权威的古籍目录来看,目前存世的《唐会要》版本都比较晚,刻本直到乾隆时期才有,明代抄本只有1种,清代乾隆以前的抄本也只有4种。而镇江市图书馆所藏的这部书则是清代康熙年间的抄本,在海内外现存的传本中属于比较早的,极为罕有。 名家的珍藏品题 这12部珍本古籍,往往经过近几百年来名家的珍藏,有一些还有他们的亲笔题跋。比如上面说的《唐会要》,就是清初名臣宋荦的藏本,上面有“荦”“牧仲”的藏书印。而清刻本《四译馆考》则有清代宗室爱新觉罗·永璥的藏印“钦训堂书画记”。永璥是康熙时的废太子胤礽的孙子,他的嗜好就是收藏古字画书籍,并精于鉴别真伪。 镇江市图书馆这次入选的古籍中,有4部曾由近代思想家康有为收藏,就是《新刻九我李太史校正古本历史大方通鉴》《东垣十书》《新刊续补文选纂注》和《新刊迂斋先生标注崇古文诀》,全都加盖了“康有为印”等多种印章。其中《东垣十书》和《新刊迂斋先生标注崇古文诀》两书还有康有为的亲笔题跋,康有为极力称赞《崇古文诀》“纸墨明洁清整”,是一部难得的佳品。康有为生前曾多次到镇江游历,晚年又将母亲、妻子和弟弟康广仁葬在茅山下,还写过不少诗歌吟咏镇江的山水。他死后,有60多种、2800多册藏书辗转到镇江市图书馆保存。这些珍贵的藏书,见证了他同镇江的文化渊源。 镇江市图书馆前身为江苏省立镇江市图书馆,于20世纪30年代创建,在悠久的发展进程中汇集了康有为、丁传靖等藏书家及绍宗藏书楼、传经楼、游经楼等本地藏书机构所藏古籍的精华,经年累积的藏量在省内名列前茅,更有35部珍本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第五批《江苏省珍贵古籍名录》公布后,市图书馆入选省级珍贵古籍名录的古籍已达120部,进一步彰显了镇江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地位与“人文渊薮”的文化底蕴。 附: 镇江市图书馆列入第五批《江苏省珍贵古籍名录》的古籍分别为: 元刻明正德嘉靖递修本《隋书》、明嘉靖八年(1529)辽藩梅南书屋刻本《东垣十书》、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刻本《新刊续补文选纂注》、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书林余氏刻本《新刻九我李太史校正古本历史大方通鉴》、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李少泉刻本《精选故事黄眉》、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周氏玉柱山房刻本《读书志》、明崇祯十六年(1643)唾乙斋刻本《广博物志增删》、明凌蒙初刻朱墨套印本《孟东野诗集》、明书林何敬塘刻本《新镌通鉴集要》、明刻本《新刊迂斋先生标注崇古文诀》和清康熙刻本《四译馆考》;抄本1种,为清抄本《唐会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