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一座城,从博物馆开始。 文物承载着灿烂文明、传承着历史文化、维系着民族精神,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当前,线上线下的活动让各类“镇馆之宝”走红,在年轻人中掀起一股“文博”热,文博产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从浓缩千年海盐历史的中国海盐博物馆,到全球首个全面展示黄海湿地生态区域自然人文的中国黄海湿地博物馆;从国内首家淮剧博物馆,到全面呈现城市“前世今生”的盐城市博物馆…… 近年来,盐城市文博产业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一座座博物馆或聚焦某段特定历史,或深耕某个专业、行业,用多元化方式为文明全貌留住记忆、查漏补缺,让城市的文化自信在多元多彩表达中“出圈”。 深挖内涵 在这里发现盐城 “烟火三百里,煮灶满天星。”作为盐城唯一一家“国”字号盐业专题博物馆,中国海盐博物馆以“盐”出名,拥有国内最多的海盐类文物馆藏。海盐文化最具代表且最珍贵的是成系列的古代煎盐工具,主要有盔型陶器、整块盘铁、切块盘铁等。 在海盐博物馆,参观者们“打卡”必看的藏品也是盘铁。“馆内展出的唐宋时期的整块盘铁和明代拼凑而成的方形切块盘铁,都是国家一级文物,在国内也是独一无二的,对中国海盐生产历史的研究具有极高的附加价值。”海盐博物馆馆长铁春燕介绍,博物馆从“引海制盐”“行盐四方”“盐政春秋”“海盐兴城”四个方面,充分展示历代海盐生产、运销、盐政管理等过程,全面反映海盐历史与文化。 独具特色 在这里探索盐城 3月11日下午,中国黄海湿地博物馆内,20组家庭在博物馆里与老师们一起探索海底世界的奥妙。“妈妈,那是什么东西啊?”“哇,好大呀!”……展厅里,一具巨大的抹香鲸骨架,成为馆内最“吸睛”的展品,小朋友们围绕着标本发出各种惊叹和疑问。 黄海湿地博物馆常设展由海陆天成、天际旅程、海河交响、湿地家园、共同守护五个部分构成,陈列展品1000余件。展厅结合大型数字沙盘、全息展演系统、4D影厅等技术手段,依次展示黄海生态区的独特价值,盐城在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重要作用,盐城淤泥质海岸的成因及生态价值,并回顾盐城历史发展中城市、人与湿地的相互关系。 如果说,黄海湿地自然遗产彰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那么国家级非遗项目淮剧,则在传承过去的同时书写未来。 江苏淮剧博物馆是国内首家集展陈、传习、演出于一体的专题淮剧博物馆。主展区分为历史沿革、艺术常识、名人名作和文化现象4个展厅,通过原作剧本、经典剧照、视听资料、舞台模型、服装道具等2400多件珍贵藏品,多角度展现淮剧发展历程和艺术成就,彰显淮剧文化无限魅力。 作为江苏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戏剧之一,淮剧文化是盐城“软实力”重要组成部分。淮剧博物馆副馆长徐宁认为,擦亮淮剧文化这张城市名片,使淮剧成为具有影响力、辐射力、竞争力的盐城特色文化品牌,对城市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破圈”融合 在这里读懂盐城 随着城市文化自信的增强,一座座博物馆正在融入社会全面发展的大格局中不断拓展功能,奋力“破圈”。 盐城市美术馆坐落于聚龙湖北侧城南公园内,是集展厅、学术报告厅、多功能厅、公共美育空间、停车场等多种配套设施为一体的城市大型综合性美术馆。 从盐城籍书画家作品,到徐悲鸿、张大千、齐白石等名家享誉全国的经典名作,再到雨果、莫奈等世界艺术大师的原作手稿。开馆两年多来,盐城市美术馆一直坚持立足盐城面向全国甚至全世界,采取传统书画展与现代艺术展相结合、盐城本地艺术家与国内外知名艺术家联动的思路,不断扩充展览内容和形式,打造“大美术”理念,提高市民审美能力和情趣。 遵循“引进来、走出去”的原则,美术馆还坚持打造流动美术馆,先后将展览送到学校、商圈、机场航站楼、大型公园等人气较为集中的地方,累计观展人数6万余人,真真切切地将优秀展品送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眼前和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