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皆如诗,但诗人们却总是偏爱春天,在古人的诗歌里,总是藏着最美的春色。江苏镇江素来有“诗词之城”的美誉,历代文人涉及镇江的诗词歌赋有万首之巨。本文精选了几首描写镇江春天的诗词,让我们跟随诗人的脚步,去游览镇江大好春光吧! 《泊船瓜洲》——西津渡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的家乡钟山和这里也只隔了几座山。和煦的春风又吹绿了长江南岸,明月呀!什么时候才能照亮我回家乡的路呢? 镇江西津渡承载了数千年的烟雨,见证了数千年的变迁。遥想当年,李白、孟浩然等文人墨客都曾在此候船待渡。宋熙宁元年春,王安石应召赴京,从西津渡扬舟北去,船到瓜洲时,见景抒情,写下了著名的《泊船瓜洲》,诗中所指“京口”,即今江苏镇江。 这些诗句刻在历史的齿轮上,更刻在了这条千年古巷中,将千年西津渡的传说娓娓道来。走在这条被车轮磨出深深印辙的青石板路上,使我们感受到无限的春日遐想和思古之幽情。 《次北固山下》——北固山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这首诗是诗人由楚入吴,在沿江东行途中泊舟于镇江北固山下时所作。当时正值冬尽春来,旭日初升,诗人面对江南景色,置身水路孤舟,感受时光流逝,油然而生别绪乡思。 北固山,是一个在诗词中经常见到的景点。李白、苏轼、陆游、辛弃疾……带着一腔诗意与满腹感慨来到这里的文化名人太多了,他们抚今追昔,千百年来络绎不绝,留下了许多传颂千古的诗词,放到现代来说这也算是个“网红”打卡地了。 人称“天下第一江山”的北固山,北邻长江、山壁陡峭、形势险固,个头虽小却也有着冲天豪气。甘露寺、溜马涧、试剑石、祭江亭、太史慈墓……与三国时代有关的历史传说遗迹,在这里移步皆是,留下了一个个英雄故事。 《题鹤林寺僧舍》——鹤林寺 终日昏昏醉梦间, 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 偷得浮生半日闲。 诗人长时间来一直处于混沌醉梦之中,无端地耗费着人生这点有限的时光。忽然发现春天即将过去了,于是便强打精神登上南山去欣赏春色。诗人有意或无意间走进了鹤林寺,在与高僧一番谈禅悟道的闲聊后,一扫心中阴霾,悟得人生至理,汇聚成了“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感叹。 鹤林寺,旧称竹林寺,位于镇江南郊黄鹤山麓,始建于东晋元帝大兴四年(公元321年),是南山景区最古老的寺院之一,历史上鹤林寺极负盛名,虽几度遭到损毁,却又几度经历修复,至今依然矗立。 除了鹤林寺大殿,这里还有"苏公竹院",有苏东坡喜爱的鹤林寺竹林,来这里可一睹"古寺满修竹,深林闻杜鹃"的美景;在"杜鹃楼"旁,在春天杜鹃花开时,可以欣赏到杜鹃花的美景。 《立春日焦山留宿》——焦山 岁为兹山一再登, 渡头飞阁独相凭。 云生江海交流处, 人在松萝最上层。 残雪既能留野客, 春风先与报山僧。 凭谁邀上东岩宿, 更约花时命杖藤。 蔡肇,字天启,润州丹阳(今属江苏镇江)人,蔡渊子。北宋画家,能画山水人物木石,善诗文,著有《丹阳集》。此诗写焦山早春风景,末寓流连爱赏之意。 据历史记载,乾隆六次南巡,有八次登上焦山。这里有康熙皇帝当年题写匾额的定慧寺,有近代佛教界“清华北大”之称的焦山佛学院。 最为著名的是与西安碑林齐名的江南最大碑林——焦山碑林,这里有气势磅礴的摩崖石刻和碑刻艺术。对镇江而言,都是散落在历史之中的时间碎片,镌刻着中华文化的沧桑延续。 《山花子·寄程昆仑京口》——南山 黄鹤山前黄鹤鸣。 杜鹃楼外杜鹃声。 记得戴颙招隐地, 共经行。 北固云烟春望远, 南徐风雨暮潮生。 一片澄江如练影, 接芜城。 王士祯(1634—1711),原名王士禛,字子真,号阮亭,清初诗人、文学家、诗词理论家。诗为一代宗匠,与朱彝尊并称。 南朝时期,著名隐士画家、雕塑家、琴家戴颙曾在黄鹤山(现南山风景区内)居住直至终老,他把对南山的喜爱寄语乐曲,春风桃李酒一杯,江南夜雨十年灯,直至永恒。 诗人春日里来到黄鹤山,在这里仍能找到当年隐居于此的戴颙的遗迹,仿佛与戴颙同行。文字的力量之巨,即便历经千百年时光流转,也能一瞬间让心里春意丛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