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是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推动非遗与现代生活相连接,进一步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连云港市图书馆举办“非遗”主题系列活动。 人文荟萃之地——连图“非遗雅集” 连图“非遗雅集”是连云港市图书馆因时而谋,应势而动,通过创新空间设计、汇集优势资源、优化读者服务理念等措施,打造的全新特色主题空间。“非遗雅集”整体空间呈全开放式布局,打破传统图书馆的设计风格,集收藏、阅读、展示、交流、娱乐、学习等功能于一体。雅集内设非遗手工制作区域、非遗类纸质文献、电子文献阅览区域,非遗手绘地图、非遗精品作品等展示区域,体验交流区域等,多层次、立体式的推广全民阅读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雅集”自建成以来举办专题展览10余场,如剪纸精品展、王晓明个人面塑展、王海军古建筑模型展、刺绣展、孙运军草编面塑作品展、东海少儿版画展、贝雕展、剪画展等,此外,还联合连云港市非遗保护中心举办“红心向党——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百件非遗传承人精品作品展等符合时代主旋律的专题展览等。积极探索出一条宣传和推广非遗文化的道路,受到读者了解、认可和喜爱,从而焕发出长久的生命力。 看一场非遗展,赴一场文化盛宴——非遗漫画展 上有迢迢河汉,下有涛涛江水,连云港市非遗文化浩如烟海,是连云港一代又一代人民思想的宝藏。连云港市非遗漫画展展示了市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非遗项目,运用漫画的形式将连云港的20余项民俗文化展现在读者眼前,让读者们感受港城非遗文化的魅力。 非遗漫画让优秀传统文化以新潮的形式走进大众,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中不断被赋予新的意义。 壬寅虎年——非遗传统布饰作品展 布艺“图必有意,意必吉祥”,风格或细腻纤秀、淡洁清雅;或粗犷豪放、色彩鲜明。割绣是布饰的一种,又名“割花”“割绒纳绣,起源于明未治初,广泛流传于苏北鲁南等地区。割花图样美观大方,有龙凤呈祥、福寿双全、等富含美好寓意。在时代潮流不断前行之时,非遗文化也在不断推陈出新,在现代焕发自己独特的魅力。 展出作品围绕“壬寅”虎文化的主题,既包含了传统的虎头鞋、帽、香包,也有追随现代潮流的杯垫、玩偶、小摆件和极具地方文化特色的西游人物鞋垫等。非遗传统布饰作品展意在带领读者们亲身感受与分享非遗文化所带来的重重乐趣,引导大家珍惜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书香雅韵与欢声笑语中迎接美好新年。 一凿一刻 木上留痕——黄明元非遗根雕作品展 一把精巧的雕刀,好比一把灵性的钥匙,它轻而易举地打开了根雕的艺术之门。根雕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历经了数千年的发展,对各门类艺术的吸收和借鉴,根雕已经成为一门成熟而独立的艺术,有着自身特有的技法系统和人文精神。 根雕艺术,是以木头作为创作载体,在自然生成的木头上进行加工创作,往往按照木头原有的形态和走势进行设计,从而形成新的艺术品,发现自然美而又显示创造性加工的造型艺术。在过去的岁月,手艺是历史、是根。在如今的潮流里。手艺是生机,是即将续写的下一段传奇。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创新,不局限于你是否是传承人,不局限于你的年龄性别,也不局限于你是否精通,而在于只要是你喜欢,就足够! 穆玉珍非遗剪影展 剪影,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民间传统工艺美术。它源于皮影,别于皮影,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剪影艺术广泛流传于中国乡土民间,它通过一代又一代富有创造力的民间艺人心口相传而枝繁叶茂,通过民间艺人孜孜不倦的追求而发扬光大,已经是一个百花盛开的艺术门类! 穆玉珍,连云港市非遗《穆氏剪影》传承人,举办个人剪影作品展,参加专题展多次,用半生所悟剪伪存真。通过一把小小的剪刀,一张张简单的纸,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人物影像、一张张出神入化的鸟兽鱼虫和充满意境的风景画就能够展现在人们眼前。连云港市图书馆6楼展厅荡漾着剪影艺术带来浓郁的文化气息。 历史的长河在中华大地上不仅留下了丰富珍贵的物质文化宝藏,更积攒了绚丽多姿、异彩纷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通过口传心授、世代相传的、无形的、活态的文化遗产,是我们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来连云港市图书馆吧,看一场非遗展,体验一次非遗手工活动,听一场非遗文化讲座,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