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镇村史,留住几多乡愁。 江苏南通钟灵毓秀,人文荟萃,底蕴深厚,源远流长。近年来,南通市委党史办、市地方志办大力推进镇村志编纂文化工程,留存地方历史记忆,丰富人民精神生活,全方位记录镇村的发展轨迹和时代变迁,为经济社会发展留下文化根脉。 在7月举行的江苏书展上,海安《城东镇志》、如皋《白蒲镇志》等一系列南通名镇名村志精彩亮相,广大书友纷纷点赞。 奔波城乡之间,征询乡贤老叟 镇村志编纂工程,非一朝一夕能完成。 翻开《白蒲镇志》的编纂委员会名单,镇宣传委员担任的主编多次更易,历经六任方才完成这部地方特色名镇志。 “《白蒲镇志》的编纂,凝聚着众人的心血,我们有一位副主编在编纂过程中因病去世,两位编辑身患恶疾无法继续参与编撰工作。”八十岁的《白蒲镇志》执行主编杨春介绍,编纂《白蒲镇志》前后一共花费了六年的时间。 编纂镇村志是众人成书,任何一个地名、一条河名,都需要认真考证,在许多老人的记忆中,去探寻历史的真相。 “在编纂《大公镇志》过程中,我们发现一处古寺庙叫‘东寺庙’,猜测必然还有‘西寺庙’存在,后经过多方帮助,终于找到了几十年前在‘西寺庙’里生活过的老人,通过他的回忆,补充完整了史料。”《大公镇志》的编纂人马永山说,从2016年4月到2019年6月,三年的时间,他们一直在广泛收集资料,先后去往盐城东台、泰州姜堰等地查阅档案。 编纂工作是枯燥的,几十万字的内容,需要逐字逐句反复斟酌后方可敲定,没有数年的时间,难以成书。 众多编纂工作者,怀揣着情怀与责任,奔波在城乡之间,征询乡贤老叟,徜徉史海文山,笔耕日月星辰。 承载传统文化,留存历史记忆 一本镇村志,涵盖方方面面,记录着农业、工业、商业的兴衰与发展,民俗风情、方言俚语的交替与演变。 《江苏名镇·城东镇志》是南通最早完成编纂的名镇志,在镇志序言中,我们可以看到,城东镇是南通地区最早见于诸史典籍之地,春秋时期,吴、鲁、卫、宋会盟于“郧”,郧即今城东境内发桥一带,后建发繇亭以示纪念。 “志书编纂,要站在留住乡愁记忆、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城东镇志》执行主编孙宝峰介绍,《城东镇志》的编纂,实现了城东镇志的从无到有,以其饱满的内容,把厚重的历史岁月呈现到读者面前。 “古镇风韵、名镇名品、长寿之乡、民间文艺之乡、旅游名镇、名人荟萃、‘华夏长寿名镇,蒲涛涌金福地’……我们围绕着‘名’和‘特’两大优点,努力编纂一本特色鲜明,便于传播的新镇志。”《白蒲镇志》主编石卫明认为,一本好的志书,一定可以广为流传,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编纂人员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找寻尘封已久的记忆,每一条古路、每一棵古树、每一段古街都像是在诉说着过往,在其彻底消失前,用文字、照片、视频来记录,为后人留下珍贵可循的历史记忆。 每一个镇村,都是一部历史,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和品格,志书编纂福泽后世,涵养镇村百姓文化自信的根基。 推介地方品牌,服务乡村振兴 “原本在2019年2月,我们历经多年编纂的志书已经通过了省志办和专家的验收,极有可能成为全省第一部名镇名村志,但考虑到要加入时代特色,进入全媒体志书行列,我们又在原本的基础上,重新征集照片和视频。” 回忆《城东镇志》的编纂过程,孙宝峰感慨万千,纵然早已定下主基调,但多有一波三折的困难,最终《城东镇志》成为江苏省第三部名镇志,南通首部名镇志。 翻开已经出版的《江苏名镇·城东镇志》,很多页面上都有二维码,手机扫一扫,就能出现一篇长文章或者三到五分钟的短视频,这些短视频的剪辑、照片的收集,都是这些平均年龄超过六十岁的老同志完成的。 “传统志书可能需要几十万字甚至百万字,而今的名镇志是全媒体志书,只要十多万字就可以成书,把音频、文字与图片相结合,使无声变有声,化静态为动态,极大地增强了阅读体验感。”南通市委党史办、市地方志办负责人姜荣芳介绍,名镇名村志不仅抢救保存传统的镇村文化,更着眼于未来,把宣传推介镇村文化、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作为重要使命。 “很多家乡的在外能人,都过来购买留存。他们通过了解家乡的变化,感受那一份久违的乡情与乡愁。”采访中,不少参与镇村志编纂的受访者认为,可以通过镇村志推介好镇村,凝聚人心人力,响应全市“招商引资突破年”的鲜明导向,为镇村发展注入新动力。 盛世修志,志载盛世。如今的南通,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乡愁需要记载,情怀需要寄托。全市已完成镇村志编纂18部,35部镇村志正按序时推进,镇村志的编纂,将进一步为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宝贵的历史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