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联合推出“爱悦读•云分享——强国荐书”专栏,特邀省社科联、省文联、省作协、省科协、南京图书馆等单位支持,长期约请各大出版社总编辑、图书馆馆长、文化名家、知名作家、文学评论家、社科名家、理论专家、科学家等各领域知名人士,结合自身阅读经历,为读者推荐一本好书。 今天为大家荐书的是徐州市图书馆副馆长王仁同。推荐书目:《国宝有画说·汉画像石里的生活》,周凡舒编绘,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走,咱们撸串去!在《国宝有画说·汉画像石里的生活》“撸串神器——烤蝉炉”篇章里再现了汉朝人炙烤食材的场景,烤炉四角翘起,防止肉串滑落。“汉式烧烤”除了使用我们常见的鸡、鸭、鹌鹑、鱼、虾、牛、羊、猪等常规食材之外,还有鹿、雉、狸等,并且已经有吃蝉的画面,这种炙烤食材的习惯一直延续到现在,成为许多人喜爱的美食。 认识本书作者周凡舒是在徐州市图书馆举办的一次阅读活动中,当她把这本《国宝有画说·汉画像石里的生活》小样给我看时,我立刻眼前一亮:第一次见到这样风格别致,内容有趣,文化知识丰富,历史考证准确的绘本书籍,实在爱不释手。 汉画像石是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等建筑上雕刻有图画的石质构件。没有哪个朝代能如汉代那样,把丰富的生活场景,瑰丽的幻想世界全方位地展现在墓葬的石刻中,这些画面为我们了解汉朝精神与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了大量信息,留存下来文明见证的实物,是名副其实的“国宝”。然而,汉画像石作为冰冷的祭祀丧葬品,除了专业研究的行家学者之外,大多数普通人因其年代久远,相关学术读物不易理解而疏于欣赏。 徐州是汉文化的源头,徐州及周边山东、河南等地汉画像石资源丰富。要让“国宝”会说话,周凡舒历时两年进行展馆采风和资料整理,遍访汉画像石研究学者、专家,力求准确解读画面内容,运用自己独特视角和绘画语言,把石刻、拓片中的单色汉画世界,编绘成新鲜有趣、色彩斑斓的现实世界,将汉代生活拉入当下社会,赋予人物以灵性,紧密融入现代人思想情趣,精彩重塑了汉代生活场景。 两千年来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人的基本生活还是离不开吃穿用住。《国宝有画说·汉画像石里的生活》一书通过“欢迎来到汉朝做客”“美味的食品从哪里来”“爱美之心人人皆有”“方便的交通有哪些”“汉朝为何如此强大”五个章节,将拓片、石刻原图与绘制图对照,综合场景共有50多幅,把汉画中的迎宾宴饮、耕种纺织、车马出行等画面变身为彩色连环画,构图不变,人物关系不变,但增加了画像细节、对话以及知识链接。在愉快的阅读中欣赏图画,学习知识,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投入到借阅场馆之中后,不仅孩子们喜欢翻看,大人们也喜爱阅读,是亲子共读的上好佳作。 “要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塑造更多为世界所认知的中华文化形象”。周凡舒说她自己是一个有着天马行空想法与无限童心的“大儿童”,立志做一名讲好中国故事的“孩子王”。如果说“要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做科普”的话,那周凡舒就是用孩子看得懂的语言讲历史文化,讲述中华文明精彩的现代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