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午后的阳光带着漫不经心,晕染在南京医科大学图书馆的书页上。20世纪的目录柜、打字机、书桌木椅、台灯电话……光华尽敛的它们,承载着南医学子的求学记忆。这往昔的投影,也将南医的精神、南医人的初心藏在一篇篇、一本本故纸文献里。2024年,南京医科大学将迎来建校90周年,学校图书馆也在酝酿着“大动作”,以“旧貌换新颜”为学校庆生。 沧桑过往“敢为人先” 南京医科大学的前身是江苏省立医政学院。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南医的老师们一边带领学生如饥似渴地学习医学知识,一边为学生创设更丰富的知识宝库,1934年,南医图书馆出现在学生们的生活中。 新中国成立前,因时局动荡,南医师生携带图书馆资料西迁,从江苏镇江、湖南沅陵、贵州贵阳到重庆北碚,一路颠沛流离,后又回到镇江。1957年,南医图书馆终于在位于南京的五台山下有了自己的长久立身之地。 2003年,江宁校区投入使用,学校办学空间更大了,图书馆的空间也扩大了。目前,图书馆馆藏图书总量达152万余册,电子图书800万余册,中外文数据库104种。 提到南医图书馆的建设,吴观国这个名字是绕不开的。20世纪80年代,作为馆长,吴观国曾带领南医人为图书馆的建设东奔西走,添置了很多医学类书籍,极大地满足了师生的需求。 1986年,南医图书馆负责举办全国“第一期高等医药院校新馆长研讨班”,同年,参与创建并成立“华东六省一市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协作组”。此后,南医图书馆历任中国医药院校图书馆协会理事单位等。2021年,在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吴观国作为江苏省唯一代表,获评全国“高校图书馆事业突出贡献者”称号。 珍贵文献不致“湮灭” 作为医学图书馆,南医图书馆是一座让国内医学界同仁“垂涎”的宝库。自1920年起,图书馆完整收藏《自然》《科学》等国际权威期刊,是我国馆藏较丰富的医学图书馆之一。在这里,读者能看到很多宝藏书籍,这些书籍不仅为师生查阅资料、追溯医学发展史提供了便利,更是南京医科大学师生们在医学道路上下求索的光辉名片。图书馆“特色文献数字特藏库”的建设更是彰显着这座宝库搭建过程中的不易。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藏书的纸本文献“湮灭”在浩瀚书库之中,如果不及时整理、挖掘,后续使用就会非常困难。图书馆成立项目组,负责易灭失文献的抢救和整理,馆员一边在线上查找文献资料,一边在线下寻访校友、离退休老同志,尽可能多地搜寻史料。 截至2023年2月,项目组搜集到由南医大教师主编、译制或参与编写的教材、讲义、图谱、著作、期刊、学术报告等文献资料共242册,文献均经数字化后上传到馆藏数字化平台,供校内读者阅读使用,真正让优秀文化文献资源活了起来。 阅读行为翻新“花样” 步入新时代,图书馆的服务也在迭代升级。为满足新时代青年人的阅读喜好,图书馆以读者需求为中心,打造系列文化品牌,融阅读、育人于一体。“书香南医·读书时光”让读书成为习惯。自2002年起,图书馆参与学校读书月策划,每年开展百余场阅读推广活动,通过“书香宿舍”“悦读之星”等活动,让读书成为医学生的习惯。 “大家分享·我和南医”让读书成为享受。每年,校领导、院士、医学大家纷纷走进图书馆,陪伴师生读书,参加“真人图书馆”活动,畅谈读书经历。 “以书为媒·全民阅读”让读书联结友谊。图书馆创设的漂流驿站成为集赠书、换书、荐书为一体的平台,倡导低碳环保的校园阅读文化,用一本本书将南医的人文精神在同学间传递。 与此同时,图书馆还打造了共建“阅读+”推广基地,走进街道社区、驻区部队、中小学校,推进图书分馆建设。2023年,南京医科大学成功入选江苏省书香校园建设示范点。 在图书馆里,还有一处独特的风景,那就是位于四楼言德堂内的“慰丰书斋”。这里陈列着涉及医学、政治、哲学、文学、历史等领域的24000余册图书,这些书籍全都是张慰丰教授的私有财产。今年整整90岁高龄的张慰丰教授,自1956年来南医就读后,就与医学结下了深厚的缘分,在业内,有“北有程之范,南有张慰丰”的美誉。作为我国著名医学史专家、医学教育家,张慰丰教授一生出版著作20余部。为更好地将所思所想留给南医的学子们,2019年底,张慰丰教授将其毕生收藏的数万册书籍捐赠给母校,学校设立“慰丰书斋”以示敬重。如今,张慰丰教授一有时间还会来到图书馆,坐在书斋的角落里为学生们传道授业解惑。 徜徉书海,求知、传承、育人,更多精彩的故事在南医图书馆里发生着。对南医人来说,守护好这座知识的宝库是义不容辞的使命。南医图书馆将在传承好医学宝藏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创新,为医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书写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