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发布的“811”计划明确提出打造城市新型文化空间、推进书香苏州建设,以文塑城、以文惠民,厚植人文底蕴,丰富城市内涵,为打造展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最美窗口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近日,苏州市方志馆新馆在姑苏区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唐寅故居文化区开馆,引得无数市民和游客驻足流连。在清新典雅的阅读区畅游书海,在精致浪漫的户外庭院小憩,在大咖云集的讲座活动中收获知识,开放的新型文化空间为群众提供了多元的文化体验。《乾隆时代那些“苏州方志人”》《江南文化理论与苏州诗性实践》《从〈吴地记〉看苏州水陆八城门》……一场场高水平讲座在馆内“苏州方志大讲堂”轮番上演,供大家免费预约参与。以苏州地方志资源为依托,群众在馆内感受江南文化、沉淀人文素养、坚定文化自信。 在今年7月举办的第十三届江苏书展上,《苏州刻书史》主编陈正宏用“书香不断”来形容自己的参展感受。这届书展上,“江南文化”的符号越发亮眼。古吴轩典雅的苏式书房成为热门“打卡点”,市民排着长队体验雕版印刷,第二批《苏州全书》的亮相让读者直呼惊喜。不少出版人表示,这是从业以来见过的“人气最旺”的书展。书展期间的总体销售额较去年增加近1亿元。 近年来,苏州积极将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设,推进打造具有江南特质、苏州品质的城市人文空间,深化书香苏州建设,实体书店持续转型融合发展,强化优质阅读内容供给。 全市持续致力打造空间形态美、内容品质优、服务效能高、运营机制新的“江南公共文化特色空间”。多点布局古吴轩人文空间,黎里德心堂、古吴轩书店观前店、百花书局、古吴轩书店章太炎故居店相继投用,为古城再添人文新风景。文旅消费新场景的涌现,让更多的人“沉浸式爱上苏州”,苏艺演艺文化集聚区在金鸡湖边亮相,脱口秀、沉浸式戏剧、悬疑推理剧、非遗文化演艺秀、亲子家庭戏剧……让文艺爱好者都能拥有“心之所属”。多样化发展的“江南小剧场”“江南小书场”为苏州营造起“转角遇到戏”的城市艺术热潮。苏州图书馆星河平江分馆、“枫桥记忆”时光展示馆、常熟有书空间等新型文化空间,以高颜值、高品质、高效能的姿态,开启苏州“公共文化最美一公里”建设的新篇章。 擦亮“江南文化”品牌,离不开城市的文化底蕴,而阅读力是城市底蕴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力量来源。苏州启动了《苏州全书》编纂出版工程,全面系统梳理苏州文脉资源,保存城市集体记忆,同步建设可检索的全文数据库,便利大众使用,目前已完成24种32册出版任务,以“新闻+出版融合数创实验室”纳入全市首批大数据创新应用实验室为契机,古籍数字化相关任务加快落地落实。“最江南”的阅读,成为苏州的一道靓丽风景。 在“811”计划中,打造城市新型文化空间、推进书香苏州建设方面共包括8项重点任务。 以打造城市新型文化空间为目标,将高标准建设“园林之城”“百馆之城”,打造“最江南”的标志性窗口。优化全市大中型剧院剧场功能布局,做优做精江南小剧场、江南小书场,探索建设开放式戏曲文化园,营造“转角遇到戏”的城市艺术氛围;提升泰伯庙吴文化体验功能;坚持面向群众、服务群众,强化各级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建管用水平,实现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基层场馆使用效率和服务效能双提升。 以推进书香苏州建设为目标,将持续推进《苏州全书》编纂工程,推动文化成果转化运用,到2025年,出版图书不少于100种165册,25个研究类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全书数据库平台建设(一期)取得实效,实现文献资源在线浏览与检索;加强优质阅读内容供给,推进《苏州大运河图志》《苏州水文化地图》等一批通俗读物创作出版工作;加强各类阅读阵地设施建设,加快实体书店转型融合发展,深化农家书屋功能内涵建设,推出一批最美书店、最美农家书屋,打造一批集聚购书、阅读功能的城市文化综合体;加快推进苏州古籍馆提升改造;大力实施“古吴轩振兴计划”,推进古吴轩书店“从点到线、从线到带、从带到圈”的系统化布局,力争2025年古吴轩书店和线下阅读空间达100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