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徐州文博专家、诗词作家、高校学者与媒体人代表聚集一堂,在云龙山下的徐州市两汉文化研究会举行“两汉文化与当代诗词”专题座谈会。与会者结合文献、考古与诗词研究,进行了一场汉代与当代的诗意碰撞。 汉代诗乡在徐州 两汉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础,为中华诗词创作提供了丰厚养分。江苏省诗词协会副会长徐崇先表示,徐州是两汉文化发祥地,徐州当代诗词的创作要传承两汉文化的精髓,文以载道,注重诗词创作的时代性、思想性、艺术性、文学性,不断创新,为徐州的文化建设作贡献。 本月初在故乡丰县举办《丰县历代诗词译注》首发式的闵凡军,是中华诗词协会会员、江苏省诗词协会理事、苏州诗词协会常务副会长,就职于苏州中学。他从诗词切入,列举了两汉对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汉朝的创立,真正形成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和统一的民族文化思想。两汉推行的‘举孝廉’制度,开阔了人才选拔的渠道。汉赋、汉乐府、建安文学的辉煌,五言诗的成熟、七言诗的萌芽,成为两汉文学的名片。汉代文学贴近底层人民,这是现当代诗词创作最应该借鉴学习的地方。” “当今,我们在做好经济建设、社会管理的同时,要切实把汉之源的徐州建设成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社会安定、人民幸福安康的一方乐土,这是对汉文化的最大传承和弘扬。”闵凡军说。 市两汉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部长夏凯晨从事文博考古工作多年,他在发言中向大家展示了40年前抄录的《讽谏诗》:“这首诗,讲述的是第三代楚王刘戊荒淫无道,后参与吴王刘濞七国之乱事败自杀。作者韦孟是西汉彭城诗人,曾教导楚元王的儿子刘郢客、孙子刘戊。在刘戊作乱之前,韦孟作诗讽谏,然后辞官迁家到邹地即山东邹城。” “徐州是诗词的故乡。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气势磅礴,楚元王刘交崇文尚儒,留下《元王诗》。汉代出土的铜镜上的诗词,也是徐州诗词文化的重要见证。”夏凯晨说,“汲取汉代人留下的文化财富,相信徐州的诗词文化将继续发扬光大。” “诗词是心灵之声,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传承。”市青美协主席岳凯介绍,“历史的积淀与文化的传承相互交织,在徐州孕育出了无数优秀的诗人和诗作。特别是在两汉时期,项羽的《垓下歌》、刘邦的《大风歌》等青史留名。将两汉文化的精髓融入现代诗歌创作并加强推广、吸引更多年轻人,可以使诗歌更具时代感和生命力。” 诗意传承汉文化 “两汉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成熟的标志,是在多元文化共生并存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表现出了多元性、统一性、包容性、和谐性与创造性,对后世诸多领域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管理中心副主任陈钊通过徐州出土的汉画像石,解读了两汉文化对后世诗歌的两大影响,“一是思想内容的传承,二是外在形式的借鉴。” “以思想内容传承为例,‘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等名句,都在汉画像石上得以体现。集大成者是洪楼祠堂的《导引升仙图》,堪称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插图。”陈钊从诸多实例中得出:“两汉文化在思想内涵、主题内容、时代风格、艺术手法等方面,都对当代诗歌创作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作为一名资深文博工作者,刘玉芝对徐州汉画像石中传递出的浓浓诗意,也是赞赏有加:“汉画像石是汉代的史诗,是汉代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画面中诗情画意的表达,有助于拓展提升汉画像石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这次座谈是文物考古研究与当代诗词创作的碰撞,期待专家学者与诗词家有进一步的成果。” 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顾颖是忠实的“汉画粉”,相关研究和著作颇丰。她讲到了汉赋大家司马相如的《上林赋》对自己汉画主题艺术创作的启发,有如“穿越虚空 与神共舞”:“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全心全意地沉溺于汉画像的深度探究中。《上林赋》中的文字犹如灵动的音符,在我心间跳跃,让我得以深切体悟汉代人的喜怒哀乐。” 座谈会接近尾声,市两汉文化研究会会长李君超总结道:“在这个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美好时节,大家共同探讨两汉文化与当代诗词的交融与发展,进一步挖掘了两汉文化的精神内涵,促进了当代诗词的创新与发展。市两汉文化研究会将继续汇聚多方力量,为中华文化传承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会后,市两汉文化研究会还与徐州报业传媒集团汉风号融媒中心达成合作意向,将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生动展现徐州两汉文化的独特魅力,提升公众特别是青年人对两汉文化的认知度和认同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