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是一个浪漫且富有诗意的节日,象征着团圆与和谐的美好时光。9月13日下午,由南京团市委、南京市少工委和新江苏传媒(中国江苏网)联合主办的“经典之声 少年传承”——南京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学传活动在建邺区图书馆举行“诗书礼乐·中秋”专场,吸引了来自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黄山路小学和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山小学的百余名少年热情参与。 “秋天,是最令人快乐的季节。秋风送爽,不冷不热;春种秋收,瓜果飘香。那么,人们为什么喜欢在这个时节赏月呢?”活动伊始,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祁智的讲座《永远的月亮》从一个小小的设问开始,瞬间引起了在场少年们的好奇心。 “祁智叔叔”从《诗经》中最早的“一轮月亮”——《诗经·陈风·月出》讲起,通过《把酒望月》《月夜忆舍弟》《嫦娥》等十首诗词,讲述了历代诗人,如何通过诗词描绘对月的向往、对中秋佳节的期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并在讲座的最后寄语少年们“手中千卷诗书,眼前万里江山”。鼓励少年们多读书,读经典,努力学习。“原来‘赏月’有那么多的滋味儿,今年,我要认真赏月,和爸爸妈妈分享我的赏月感受!”来自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黄山路小学的桑鸿禾听完“祁智叔叔”的讲座兴奋地说。 接下来的“诗词飞花令”环节更是掀起一股“诗词热”。少年们以“月”为题,展开了一场诗词接龙大赛。“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大家争先恐后地举手抢答,将现场气氛烘托得异常热烈。诗词之美,在少年们的欢声笑语中绽放。“我们好像穿越时空,和千年前的人们共赏着一轮明月,我们都有着一样的体会,多美的月亮,多美的诗呀!”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黄山路小学于淼兴奋地说道。 在“经典回响”环节中,少年代表登上舞台诵读诗词,演绎对“中秋”的理解。《中秋月》悠扬的声音将苏轼笔下的月色描绘得淋漓尽致,《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样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一首《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也让少年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诗词中的意境美。表演结束后来自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山小学的陈禹果和谢志涵分享道,“中秋之夜的月光不仅仅是自然的美景,还是情感的桥梁,思绪的寄托。它连接着远方的亲人和朋友,让浓浓的思念在皎洁的月光下得以传递和共鸣。” “强国少年说”是由南京团市委、市少工委与新江苏传媒联合打造的青少年思想教育品牌,自2019年开展以来,受到了广泛好评。2024年的“强国少年说”特别策划了“经典之声 少年传承——南京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学传活动”,旨在通过挖掘和利用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场所的阅读资源,打造少年校外阅读的“大课堂”,通过“寻根溯源”系列讲座和“传统之美”融媒产品,引导南京少年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从而更好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随着夕阳西下,这场诗词盛宴缓缓落下帷幕,但少年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却刚刚开始。未来,他们将带着这份文化的力量,继续在成长的路上勇往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