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在新中国75年的光辉历程中,江苏这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土地上,文化发展始终与江河共激荡,与湖海共波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大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精神文化生活需要,高质量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省,不断谱写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壮丽篇章。 守正创新,紧贴时代脉搏 守正创新,文化与时代步伐紧密相连。新中国成立后,纵观江苏各个发展时期,文化之光始终熠熠生辉,激发创新创造,鼓舞人们朝气蓬勃、坚定前行。 九月金秋,江苏原创舞剧《红楼梦》“出海”首秀惊艳新加坡观众,连演4场,座无虚席。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致敬与创新演绎,更是江苏文化在新时代创新活力的生动写照。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江苏文化发展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系列文艺精品如国画《江山如此多娇》、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音乐《茉莉花》、舞蹈《丰收歌》等,高举革命精神的火炬,热情讴歌新社会的光明与温暖,成为广为流传的经典之作。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小说《陈奂生上城》等一批优秀作品记录时代变迁,反映人民心声,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步入新时代,江苏加快构筑文艺精品创作高地,文艺创作紧贴时代脉搏,坚守创新之路。近年来,昆剧《瞿秋白》、电影《守岛人》、电视剧《人世间》等一批佳作频出,广受好评,充分展现了江苏文化发展的勃勃生机。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文化的繁荣,深深植根于丰厚的历史文化土壤之中。 1950年,南京博物院对位于南京江宁的南唐二陵进行考古发掘,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江苏第一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获得了丰富考古成果。 兴化草堰港遗址,出土了国内所见最早的钻木取火实物,是江淮东部地区已知最早的新石器遗址;常州寺墩遗址,呈现出崧泽文化晚期向良渚文化时期文化形态和聚落布局的变迁……2022年,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正式启动,两年来考古新发现不断涌现,使江苏8000年文明谱系日益清晰。 文有脉,行必远。从2016年开始,江苏启动实施文脉整理研究与传播工程,计划编纂出版《江苏文库》3000册,成为“盛世修文”的重大工程和率先实践。截至去年年底,《江苏文库》已推出出版成果1280册,近千册珍贵古籍被录入线上平台,实现了从“栖身库房”到“数字共享”的华丽转身。 “江”字流淌着水韵的灵动,“苏”字映射出物产的富庶。在这片底蕴深厚的土地上,江苏文化发展既深深植根于悠久的历史文脉之中,又勇立时代潮头,不断引领创新与变革。 走进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游客们触摸古城的脉络肌理,感受传统韵味与时代风貌的融合;在镇江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每一块石板、每一栋古建筑都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一座座历史文化街区,成为历史与现代交融的生动现场。 在徐州,马庄香包香飘万家,一针一线“绣”出富民大产业;在盐城,“淮剧小镇”让传统戏曲嫁接文旅热,升腾的“烟火气”,让非遗融入生活。贯通文脉、彰显自信。 在江苏,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共同谱写着文化华章,呈现出“百步之内、必有芳草”的繁荣景象。 文化惠民,共享发展成果 丰硕的文化成果如同甘霖,滋润着人民群众的心田。75载光阴荏苒,江苏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愈加丰富多彩,文化获得感显著提升。 刚刚过去的中秋月圆之夜,南京博物院的光影秀如梦似幻,游客们徜徉在展厅内外,探寻中华传统文化的永恒之美。中秋假期,南京博物院、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等江苏主要博物馆延长开放时间、创新开发夜游项目,让人们找到了博物馆另一种“打开方式”。 一座座博物馆,如同历史的守护者,静静地诉说着过往与现在,连接着文化与未来。新中国成立75年来,江苏不断推动博物馆建设增量提质扩面,率先实施并基本完成“县县有博物馆”工程,截至去年底,全省备案博物馆数量已达355家,平均24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 当前,全省一体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不断完善,实现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基本形成城市社区“15分钟文化圈”、乡村“十里文化圈”,全省国家一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的总数均居全国前列。 回顾历史,新中国成立初期,江苏的公共文化设施十分匮乏,在党的领导下,江苏人民奋发图强,不断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49年,全省只有30多家电影院,主要集中在南京、苏州等大中城市。如今,全省各地电影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截至今年3月底,全省共有影院1250家。去年,江苏省电影票房产出51.68亿元,观影人次达到1.24亿。这不仅仅是数量的增长,更是质量的飞跃,是对人民高水平文化生活追求的热烈回应。 新中国成立时,江苏各地戏剧戏曲演出场所不足百家。到1952年,江苏全省拥有的剧场达到216家。时至今日,江苏人民享受着遍布城乡的剧场空间。上个月,江苏大剧院迎来了开幕演出7周年。这座“荷叶水滴”造型的文化殿堂,7年来引进承办各类演出活动4000多场。江苏人不仅有了条件优渥的大剧院,百姓身边的小剧场同样遍地开花。伴随着全国首个《关于推进小剧场建设的指导意见》的出台,一座座小剧场成为惠民、乐民的文化空间。 文化活水润心田,江苏人身边的文化活动越来越多,文化品牌也日渐丰富。“紫金”文化、“扬子江”文学、“童”字美育系列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群众文化“百千万”工程、公共文化服务“双千计划”深入推进,让广大群众在参与中获得文化的滋养和熏陶。 人文经济共荣共生,滋养百姓美好生活。全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连续多年稳居全国前列,各地文化产业新业态层出不穷,文化旅游如火如荼,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立心铸魂,照亮精神家园 人无精神则不立。文明力量浸润江苏大地,“社会文明程度高”正展现更加清晰的模样。 高举思想旗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主流思想舆论不断巩固壮大,全省上下团结奋进的精神能量更加强劲—— 一座座红色地标,在江苏大地上耸立。雨花台烈士陵园、周恩来纪念馆、新四军纪念馆……人们从中汲取精神滋养、凝聚奋进力量。《江苏省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条例》今年实施,推动讲好发生在江苏大地上的红色故事。 一位位典型榜样,成为引领前行的灯塔。75年来,从英雄杨根思、王杰,再到“人民楷模”王继才、“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赵亚夫、“八一勋章”获得者钱七虎……他们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江苏的天空,也照亮了人们的心灵。 一个个文明阵地,是服务群众的生动平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实现县乡村三级全覆盖,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一座座文明城市,是展示江苏文明形象的亮丽名片。当前,全省13个设区市、16个县(市)成功创建为全国文明城市,总数和占比均居全国首位。文明城市创建“张家港经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马庄经验”产生广泛影响。 网上网下,澎湃正能量。江苏网民数量超过6800万,江苏注重推进网络文明建设,致力于营造清朗健康的网络生态,做强主流思想舆论,让“大流量”澎湃正能量。 江河纵横,激荡交响。2014年,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作为大运河起源地和申遗牵头城市所在省份,江苏高质量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让千年水脉焕发新生。漫步长江畔、大运河边,游客们可以深切感受到这份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韵味。 “汇通江淮之气概、畅达黄海之辽阔。”600年前,郑和下西洋从江苏起锚,书写了国际交流的壮阔历史。如今,江苏文化继续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中,苏州、南京、扬州和淮安等城市纷纷入选,“现代手工艺之都”“文学之都”“美食之都”等文化名片闪闪发光。一批江苏歌剧、舞剧、地方戏曲、民乐等文化成果“出海”又“出圈”,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新时代的征程上,江苏将继续坚定文化自信,让文化之光照亮江苏大地,让文化之根深植人民心中,高质量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省,为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