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钢琴演奏,HIFI音乐试听,人工智能探索……整个馆逛下来别具一格,体验感满满。”日前,常州武进第四图书馆正式开放,市民张磊一早便前来打卡,开启自己的“书”式新生活。 空间向新 阵地服务场景提档升级 图书馆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窗口。四图坐落于湖塘镇人民西路888号,是武进区“馆校共建”的第三个项目,由区图书馆和西园路学校共建共享,服务面积5200平方米,藏书20万册,按照国家一级图书馆服务标准免费开放。 四图以诗词和音乐主题为特色,“读书三境界”诗词灯牌、“琴键”阅览桌等诗词、音乐元素随处可见,“高山流水”等3处森林景观尽显生机与幽静。全馆设施设备完善、功能分区明确,内设低幼儿借阅区、少儿借阅区、成人借阅区、报刊阅览区、HIFI音乐欣赏室等服务区域。 区图书馆馆长王晓刚介绍,传统公共图书馆“等人看书”的模式被动单一,难以满足读者多样化需求,主动寻求对外合作、跨界融合破圈、打造新型阅读体验,是图书馆“有机生长”的重要途径。在四图,市民收获别样的阅读新体验,可以在15分钟钢琴时间里,放松身心、洗涤心性;可以在艺术欣赏专区,与大师对话,受艺术熏陶;也可以到国学经典专区,品唐诗宋词之韵,寻中华文化之美;更可以在古色古香的阳湖书房里,沉浸了解“常州五学派”的丰富内涵,感受真真切切的文化自信。 此外,四图还全新升级“无感智借”图书借还系统,实现“拿书就走”的“零感知”“零操作”智慧化图书借还服务。 形式潮新 馆校共建范式别出心裁 “新生”的四图正尝试打破人们对公共图书馆的传统印象,它一改端庄严肃的氛围,以轻松、俏皮、文艺的特质吸引广大读者关注。除四图外,近年来,武进区通过“馆校共建”模式,成功建成开放武进第二图书馆、武进第三图书馆,打造总分馆制建设“武进样板”。今年,区图书馆还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公布的基层公共阅读服务推广项目名单,成为我市唯一入选的县级图书馆。 各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其中,位于武进国家高新区北区的二图于2021年7月开放,由区图书馆与人民路初中共建,服务面积5400平方米,藏书20万册,为美术主题图书馆;位于牛塘镇的三图则于2022年12月开放,由区图书馆与牛塘实验学校共建,服务面积5800平方米,藏书20万册,为科技主题图书馆。“馆校共建”,既为学校师生服务,又向社会公众开放,还能将周边学校图书馆图书纳入图书资源服务平台,促进全区图书资源流通。 截至目前,武进区已汇聚区级图书馆85万册、乡镇分馆60万册、学校图书馆70万册、职工书屋10万册、村(社区)45万册图书,还有家庭藏书20万册,依托江苏省少儿图书馆、常州市数字图书馆及区图书馆建设的数字资源,面向全区市民开展无差别服务。 融合焕新 阅读美育跨界破圈出彩 早在2012年,武进区就已跻身全省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一路走来,武进区建立了以区图书馆为区级中心馆,“阳湖书房”“阳湖微书房”为区级直属分馆,10个乡镇(街道)文化站为乡镇(街道)分馆,300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图书室为服务点的四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然而,时至今日,6200平方米的区级公共图书馆、平均250平方米的乡镇(街道)分馆、80平方米村社区图书室的服务能力,已经难以满足武进市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求。 “我们遍查资料,学习其他国家、地区先进经验,最终因地制宜,探索在武进全域范围内进行公共图书馆均等化布局,形成‘1+4+6’全域覆盖的整体布局方案。‘1’是区级总馆,系一级馆;‘4’指的是4个城区中心分馆,也是一级馆;还有6个乡镇中心分馆,系等级馆,以此融合文化、教育、社会资源,深度盘活全区图书资源。”王晓刚介绍。 据悉,总分馆实行统一服务规范、业务管理、目标考核,采用统一智能化服务标准,实现借阅证全市通用、图书全市通借通还。同时,打造集书籍发布、借阅、漂流、捐赠、社交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集约化、智能化图书资源服务平台,实现区域内四星级及以上职工书屋全覆盖,力争将家庭藏书、高校藏书纳入其中,让社会“闲置”藏书“动起来”。 下一步,武进区计划在西湖街道建设五图,服务面积6000平方米,藏书30万册,为地方文献主题图书馆,预计2025年开放;在礼嘉镇,与礼嘉实验学校共建六图,服务面积5000平方米,藏书20万册,计划2026年开放;其它各镇(街道)也正在规划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