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典藏志·经部》《南枢志》《泰州学派:儒家精神与乡村建设》……这两天打开“江苏文库”数据库软件平台,记者发现,又一批江苏传统典籍上新了数字化阅读,轻点鼠标,就能逐页在线浏览。 2016年,“江苏文脉整理研究与传播工程”启动,计划用十年时间全面梳理江苏历史文化脉络。预计出版3000册的《江苏文库》是江苏文脉工程的重要成果之一,分为书目、文献、精华、史料、方志、研究等六编,结成历史上第一部江苏文化百科全书。临近岁末,这一年来,“江苏文脉工程”取得了哪些新进展,《江苏文库》又“上新”了哪些新书目?记者进行了采访。 “书目编”完整著录历史上江苏籍学人的著述及其历史记录,全面反映江苏各图书馆的典藏情况。南京图书馆副馆长陈立告诉记者,2024年是《江苏文库·书目编·典藏志》的攻坚年,在去年完成“经部”(26528条)的基础上,2024年继续进行其余部类的整理,经过努力,“类丛部”(10661条)、“新学”(7444条)两类基本完成,“史部”分工整理基本完成,“子部”分工整理接近尾声,“集部”整理正在进行,全部整理工作计划在2025年初步完成。 “文献编”收录历代江苏籍学人的代表性著作,集中呈现自历史开端至1911年的江苏文化文本。“精华编”选取历代江苏籍学人著述中对中外文化产生重要影响,在文化学术史上具有经典性、代表性的作品进行整理出版。 南大文学院副教授赫兆丰告诉记者,“精华编”今年共推出10部典籍计34册,含《五礼通考》《春秋左传诂》等“经部”著作3部,《语石》《史通通释》等“史部”著作3部,《日知录》《石林燕语》等“子部”著作4部。这些著作皆为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江苏历代名著,比如,《日知录》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的代表作品,囊括了顾炎武全部学术、政治思想。记者从凤凰出版社获悉,“文献编”2024年推出了150册,涵盖经史子集各个方面,涉及历代著作182种,包括《左传札记》《春秋公羊礼疏》《农书》《茶录》《甘薯录》《大隐集》《宋丞相陆公全书》等历代江苏文人的精彩著作。 今年年初,“方志编”率先完成影印出版任务。“方志编”主编张乃格研究员说:“选入‘方志编’的方志著作,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江苏各个时期官修的通志,也就是以省、府、州、县为记述对象的综合性志书,以及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省级专志。”最终全部采用影印出版方式的“方志编”达312册,涵盖了250种历代方志,既包括了古代江苏的省志、府州县志,如《南畿志》《江南通志》《江苏备志稿》《景定建康志》《洪武苏州府志》《咸淳毗陵志》《乾隆江宁县志》等,也包括了盐运、漕运等衙署官修的志书,如《南河志》《江南水利志》《江苏海塘新志》《南京刑部志》等,突出了江苏水乡、“两淮盐,天下咸”等地方特色。 “史料编”收录江苏各种地方历史类文献,反映江苏各地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宗教艺术、社会生活、风土民情等内容。“史料编”主编、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江庆柏告诉记者,今年,“史料编”共推出100册,收录了经济、军事、教育类文献420余种,包括《江南催耕课稻编》《农具记》《雨花石子记》《太湖流域农田水利略》《虎丘茶经注补一卷》《范村梅谱》《扬州芍药谱》等各种丰富多彩的史料,为今人了解历史上的江苏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比如,王猩酋所著的《雨花石子记》是我国现代第一部系统研究雨花石的经典文献,宋代王观的《扬州芍药谱》记录了39种芍药品种,为后人研究芍药提供了丰富资料。 保护传承悠久的江苏文化遗产,离不开对江苏文献的有序整理,而深度挖掘和研究,是用好文化典籍的前提和基础。“研究编”主要出版当代学者研究、撰写的江苏文化研究著作,分为“江苏文化名人传”“江苏文化专门史”“江苏地方文化史”等板块。 江苏省社科院姜建研究员介绍,2024年度,“研究编”推出了《顾颉刚传》《沈德潜传》《冯桂芬传》《江苏茶文化史》《江苏吴方言史》《江苏教育史》《江苏文学思想史》《江苏科技史》《南唐诗词的文化观照》等11种著作。另外,共分13卷的“江苏地方文化史”目前也已出版大部。今年1月,《江苏地方文化史·南京卷》由江苏人民出版社推出,数十位南京地方文化史方面的知名专家历时六年,为南京文化修史立传,精准画像。接下来,泰州卷、连云港卷、宿迁卷也即将出版。 在《江苏文库》不断“上新”的同时,江苏文脉工程的数字化工作也在有序推进中。凤凰传媒数字化中心副主任蔡立介绍,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267册《江苏文库》图书进入“江苏文库”数据库软件平台,共计9924万字,75.5万张图片。“数字化”让江苏历代珍贵典籍走出了“深闺”,对社会公众开放共享,为江苏文脉的赓续和传播插上了翅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