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设立10周年。1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南京举行2024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 近年来,江苏出版界推出了一系列以南京大屠杀为主题的相关出版物,从不同的角度对南京大屠杀进行了记录和书写。这些书籍不仅为读者了解历史提供权威资料,更能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共鸣与反思。 多角度深层次挖掘历史 《“数”说南京大屠杀》、《拉贝日记——敌机飞临南京》、《拉贝日记》、《拉贝日记》(青少版)、《拉贝日记》影印本、《南京大屠杀国际安全区研究》、《小难民日记》……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系列相关主题图书产生深远影响。江苏人民出版社社长王保顶推荐《“数”说南京大屠杀》,“本书着眼于填补社会活动与学术研究中的这一空白,将南京大屠杀的各类数字记忆集合于一体。” “多角度、深层次书写南京大屠杀史实及最新研究成果,并向社会大众传播普及,是无限缅怀大屠杀死难同胞、构筑中华民族共同记忆的重要途径。”南京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祁林告诉记者,南京大屠杀史是南京大学出版社史学出版的重中之重,《南京大屠杀全史》《南京大屠杀史》等在各界读者中引发强烈反响。 “我们有责任用图书守护历史的真相。”河海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龚俊介绍说,该社出版的《人圈——侵华日军在河北宽城实行“人圈”暴行的调查实录》,用调查实录的方式,详细、具体地记录了侵华日军在华北大地“集家并村”,筑建“人圈”的滔天罪行。 译林出版社今年5月出版的《寻找马吉影片》,是关于南京大屠杀铁证——“37分钟”版马吉影片回归南京的全纪实。“它不仅揭示了马吉牧师拍摄的胶片以及《拉贝日记》等重要史料文献背后的故事,还展示了人们为揭露和维护抗战史实所作出的努力。”译林出版社人文社科出版中心副主任陆晨希表示。 《南京大屠杀全纪实》是首个国家公祭日时推出的一本力作。该书责任编辑、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社科出版中心主任周敬芝介绍,该书采用渐进式叙述,将日军暴行全面真实展现,有力宣示中国人民反战求和的主题。 “近年来,我们推出了一批与南京大屠杀相关的大众文学类图书,如《最漫长的十四天: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口述实录与纪实》《被改变的人生: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口述生活史》《时间证人》等。”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版权部主任王娱瑶告诉记者,这些图书以口述、纪实、摄影等多种形式,从大众阅读的角度切入,重温这段历史。 加强学术成果外译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将与南京大屠杀史实相关的著作出版并推广至全世界,是出版人的担当与使命。 2015年,南京大学出版社组织专业译者对《南京大屠杀史》进行翻译,出版了《南京大屠杀史》英文版和日文版,其中高质量的英文版为后来多语种海外出版和传播提供了可靠的参考文本。“截至目前,《南京大屠杀史》外译已出版9个语种版本,另有俄文版等4种待出版。”祁林表示,围绕南京大屠杀史的出版及多语种输出,将进一步揭露南京大屠杀的真相,帮助中国在世界历史的话语体系中加强对话。 “河海大学出版社还将推出日文版、法文版、英文版《人圈——侵华日军在河北宽城实行“人圈”暴行的调查实录》。”龚俊告诉记者,河海大学出版社通过多语言传播,让更多国家的人民了解真相,促进国际社会对和平与正义的共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中国外文局支持下,选取南京大屠杀研究、日本侵华史研究、和平学研究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向海外发行《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杂志英文刊,每期向美、英、德等国知名大学、图书馆和研究团体发行,并同步编辑日文刊。 融媒助力广泛传播 为了让更多人铭记历史,出版单位面向广大读者推荐图书的同时,利用新媒体平台,以图片展览、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进行广泛传播。 12月4日,译林出版社、新华书店与南京市第十二中学联合主办“仁爱之举 和平传奇”《寻找马吉影片》图书分享会。作者陈旻向师生们讲述了追寻南京大屠杀铁证背后不为人知、跌宕起伏的故事。陆晨希表示,图书出版后,一直致力于面向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进行推广,同时进行有温度、有在地性和人文关怀的宣传。 “要注重发挥融媒体优势,创新宣传方式,利用新媒体渠道,充分发掘图书内容价值。”王保顶介绍,江苏人民出版社在喜马拉雅平台发布有声书《拉贝日记》和《南京大屠杀亲历者全纪实》,在视频号上邀请达人推荐《拉贝日记》和《魏特琳日记》。“预计明年推出《拉贝日记》修订版,并在积极策划拉贝主题展。” 王娱瑶介绍,《被改变的人生: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口述生活史》在史料整理期间,还制作了4集纪录片。“《时间证人》出版后,我们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专门举办了幸存者艺术肖像摄影展。” “出版物不仅要准确记录这段历史,更要引导读者深入思考那些跨越时空的宏大主题,让读者在阅读中体会历史的厚重,感受和平的珍贵。”龚俊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