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已步入尾声,这一年,从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到文旅领域的创新探索,从文艺领域爆款佳作不断到海内外游客纷纷表示“我还是喜欢南京”,诸多亮点值得我们一一回顾。2024年,在南京,古韵今风同辉映、“文商体旅”深度融合,处处彰显独具魅力的城市个性与生长活力。 关键词 文脉|南京地域文明探源工程深入推进 2024年,南京地域文明探源工程再度取得重大进展。 12月23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2024年度国内十大考古新闻,《南京发现三国时期东吴重臣张昭家族墓》入选。张昭家族墓由8座墓葬东西向并排构成,墓向基本一致,均系土坑砖室结构,规模较小、形制相近。8座墓葬尽管早年均遭受盗掘,但庆幸的是,墓葬中还留下了不少文物,包括金印、铜弩机、铜钱、青瓷器等。尤其是两方龟纽金印,阴刻印文非常清晰,分别为“辅吴将军章”和“娄侯之印”。这两方金印也是确定墓主为张昭最关键的文物,非常珍贵。张昭家族墓考古发现丰富了南京地区六朝墓葬考古研究材料,对进一步深入研究东吴墓葬分区分期、墓葬演变以及丧葬习俗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位于高淳区淳溪街道薛城十村的薛城遗址,面积约6万平方米,距今6300年至4000年,是南京地区已知面积最大、年代最早的史前村落,被誉为“南京文明之光”。12月19日,“南京文明之光——高淳薛城遗址考古阶段性成果专家论证会”举办,系统阐释、论证薛城遗址的特点和重要价值。薛城遗址于1997年新建原薛城乡卫生院办公大楼时发现,先后由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南京师范大学、高淳区文物保护管理所于1997年、201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进行5次考古发掘,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逐渐勾勒出新石器时期南京先民在鱼米之乡的生活场景。 中华门外的西街遗址考古工地上,南京市考古研究院的工作人员正在对发掘出的六朝御道、门址等遗迹进行清理研究。在这片历代地层叠压、见证南京历史的地块上,去年发现了3100年前的长干古城,今年发现了南朝梁代时期的御道和门址。御道纵贯地块南北,已探明长度210米,路面宽26米。门址气势恢宏,一门三道,宽约33米,进深约17米。1500多年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在哪里?是什么样子?在这里,能找到答案。 关键词 大奖|向着新时代文艺高峰奋勇攀登 2024年,“荷花奖”“金菊奖”“白玉兰奖”“骏马奖”……南京文艺工作者以文艺精品书写时代答卷,向着新时代文艺高峰奋勇攀登。 12月25日,第十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评奖结果正式公布,南京原创古典舞《思乡切·女史箴图》获奖,实现南京在该奖项评选中的历史性突破。作品展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探索。 6月22日,第十二届中国杂技金菊奖全国魔术·滑稽比赛决赛在深圳欢乐谷落幕。由南京文投集团、南京市演艺集团旗下南京市杂技团创排的滑稽节目《博物馆惊魂》成功摘得中国杂技界的最高奖项——“金菊奖”。《博物馆惊魂》运用架空历史的艺术手法,在厚重的历史和瑰丽的文化中巧妙融入轻松幽默元素,有效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4月26日,继在2021年凭借《凤凰台》问鼎中国戏剧“梅花奖”之后,李晓旭又因在此剧中的精彩表演摘得“白玉兰奖”主角奖。和她一同摘得“白玉兰奖”主角奖的,是南京市话剧团优秀青年演员杨彦。他凭借话剧《刻经》中的杨仁山一角,问鼎这项大奖。 7月31日,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揭晓,作家向迅凭借南京艺术基金项目《与父亲书》获散文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与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并列为中国作家协会四大全国性文学奖项,自此,南京作家实现四大全国性文学奖项大满贯。这部饱含深情的作品,引发无数读者的情感共鸣。 关键词 文学之都|让文学之美可触、可感、可体验 2024年,是南京成为世界文学之都五周年。5年来,南京以文塑城、以城彰文,通过“天下文枢”和世界文学之都一古一今两张文化名片,开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的南京新篇章。 11月21日,孙甘露、李洱、东西、乔叶四位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受聘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兼江苏文学院创意写作行业导师。在此之前,著名作家马伯庸受聘为南京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他们的加盟给南京作为世界文学之都的创意城市网络建设增光添彩。 10月25日,2024南京文学书集开幕。“书虫”们买买买,沉浸在图书的世界;二次元爱好者扮成动漫角色的模样,打卡拍照;丰富多彩的作家分享会,吸引众多读者互动……这场文学盛宴,为南京成为世界文学之都五周年,送上书香满满的祝福。 8月25日,今年暑假结束前的最后一个周日,南京图书馆里人头攒动,“书香满金陵 经典耀中华”系列活动之“阅见长江”专题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带着孩子参加。“阅见长江”专题亮出了3份书单:南京都市圈馆读共荐书单、第五届青春好书榜和“‘典’亮成长之路”南京市中小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阅读指导目录,为不同年龄层的阅读群体推荐好书。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第二十九届南京读书月启动,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全民阅读活动陆续上演,以满足市民高质量阅读需求,让阅读传承城市文脉。 这一年,南京坚持以文创、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将文学连接到生活场景中,让文学之美可触、可感、可体验。在南京文学之都城市空间建设规划实施中,许多文化景点、故居纪念馆、书店文创等都被纳入“世界文学之都地标网络”,钟山文学馆等文学地标,均以其独一无二的文化密码,彰显世界文学之都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 “泼天流量”|全国旅游热门城市“含金量”十足 2024年,南京在全国旅游热门城市里受欢迎程度不断提升,“总要来趟南京吧”“我还是喜欢南京”带来的“泼天流量”正实打实变成推动城市文旅产业发展、拉动消费的“含金量”。 据综合测算,今年1—10月,南京共接待游客1.67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6%;全市接待入境过夜旅游者44.5万人次,同比增长68.4%;实现旅游外汇收入6.5亿美元,同比增长19.4%。 近85%的游客量集中在10家景区和文博场馆,包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钟山风景名胜区—中山陵园风景区、玄武湖景区、红山森林动物园、“总统府”、牛首山文化旅游区、南京博物院、莫愁湖景区等。在一些重要节假日,夫子庙—秦淮风光带、钟山风景区屡屡上榜“全国十大热门景区”,且位居榜单前列。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更是作为老牌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不断擦亮南京夜游“金字招牌”,海内外游客竞相“到此一游”。南京还推出了园博园、栖霞山、平山森林公园等近郊景区惠民促销活动,不仅有效地分流了客流,也拉动了乡村旅游消费。 “有看头”的博物馆成为全国游客的热门打卡地。据统计,目前南京拥有各类博物馆150多家,其中,备案博物馆81家,国家等级博物馆19家。南京的博物馆“朋友圈”还在不断“扩容”,既有历史文化类博物馆,也有自然科学类、主题类博物馆以及民俗类、行业类博物馆;校园深处,还有诸多以学科特色为依托、兼具专业和个性的高校博物馆。拥有3100年建城史的南京,依托丰富的文物和藏品资源,大力发展文博事业,致力于打造独具特色、充满活力、令人向往的“博物馆之城”。 “跟着演出游南京”也已成风尚。大麦网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南京售票演出1万场,同比增长24%;观演人次167.5万人次,同比增长9%;票房收入10.5亿元,同比增长39.1%。2024年,周杰伦在南京奥体中心体育场开办演唱会,与演唱会一起出圈的还有南京的最美秋色。演唱会期间,超15万歌迷“赴约”,带动场馆周边餐饮、住宿、交通等大幅增长。围绕“票根经济”,更多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出现,正助力南京构建广范围、深层次、高水平的“演唱会+”生态。 关键词 赛事|走活文体旅融合“一盘棋” 2024年,以赛事为引领,南京不断打造文体旅融合新场景,让选手“跟着赛事去旅行”,感受城市发展的魅力。 4月14日,2024南京·大学生赛艇公开赛开赛,来自牛津大学、剑桥大学、香港大学、中国文化大学、南京高校联队等8支赛艇队,在秦淮河上留下了难忘的回忆。名城、名河、名校,因这场赛事同框。南起石头城,北至南艺后街码头,比赛路线途经清凉山、明城墙、现代化都市……当山水城林融为一体,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一一展现。比赛间隙,国内外参赛高校的选手们乘坐画舫游览秦淮河,直呼“秦淮河太美了,南京太美了!” 当地时间7月26日,巴黎奥运会开幕。王赐月、亓祥宇、张常宁……今年的奥运赛场,人们看到了10位南京健儿身影,参赛人数在省内13个设区市最多。其中,在花样游泳集体项目中,王赐月助力中国队夺得金牌,这也是中国花样游泳首次获得奥运会金牌。 目前,我市已培养和输送36位世界冠军,其中7位奥运冠军。南京竞技体育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是拥有8个直属训练单位、6个市队区办队(训练点),开展38个项目训练,省级注册在训运动员5000余人的强劲实力,居全省领先。 11月17日,走过8个年头的南京马拉松再次鸣枪起跑。本届南马共吸引120155名选手报名,创历史新高,赛场上,男子赛会纪录,男、女子中国籍赛会纪录,三项纪录均被打破,2208名选手成功“破3”,跃居今年国内第四位。12月20日,世界田联更新赛历,2025南京马拉松获评“世界田联金标赛事”。 今年8岁的南马,是南京与跑友们的快乐之约、诚意之约、城市之约。“谢谢你,南马!”“明年我一定会再来南京参加马拉松!”南马赛道途经大报恩寺遗址、夫子庙、新街口、玄武湖、南京长江大桥、燕子矶滨江公园等众多城市经典地标,跑友们用奔跑的脚步欣赏南京独具特色的山、水、城、林,而他们带来的吃、住、行、游、购、娱等间接“经济账”,也照亮了南京文体旅融合的市场新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