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角角落落触碰老街的韵味,在复合空间感受年轻的活力,约上三五好友吹着惬意的晚风,一座百年古镇,成为年轻人心向往之的文化场所。一面是老墙、青砖、飘檐、瓦当,延续传统街巷肌理,另一面是潮流市集、原创品牌等,提供全新体验,周新里变年轻了。 作为无锡经开区“百宅百院”活化利用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周新里始于“煤铁大王”周舜卿百年前所建古镇,浸润着无锡的工商基因、江南文脉。而今的周新里,通过城市有机更新,赋予老街新活力。行走其中,人们能透过保留下来的重要历史建筑,掀开这座城市沧桑文脉的一角,也能在随处可见、可感的烟火气中,看到这座城市的多样与活力,江南文化与现代气息在这里交相辉映。 去年9月底,江苏首家茑屋书店在周新里开门迎客,江南特色的粉墙黛瓦、独特的设计灵感以及文学、艺术、生活方式等领域的几万册书籍……为周新里注入一股新活力。随后的国庆黄金周期间,不少市民游客前往体验和打卡,书店单日客流量达7000人次。 近年来,无锡经开区积极推动各类历史建筑活化利用和有机更新,在保留历史文脉的同时,赋予老建筑新功能,让市民共享城市更新成果。 古韵悠长历久弥新,传统文化绽放活力。改造后的周新里不仅重现百年历史风貌,还导入沉浸式雷雨剧场、茑屋书店等新业态,民族工商文化的精神标识和城市文化的显示度愈加突出。这不是独例,与周新里相距仅几公里的无锡粮仓,正在经历改造提升。在保护原有历史风貌的基础上,这里将依托科技、艺术、体验、运动元素的导入,转身化为ME PARK元宇宙公园。 打通群众阅读的“最后一公里”,2023年底开放的“钟书房”观山书屋已成为一个具有锡城特色的复合文化空间。无锡国际会议中心、无锡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等地标文化空间在丰富无锡文化载体的同时,也彰显着城市新的文化表达。当下,正在建设中的无锡美术馆开放式大厅立柱已然挺起,很快便会揭开面纱,这也是无锡的四大新地标之一。愈发鲜亮的文化底色正成为无锡经开区创新发展的突出底气和重要支撑。 赓续文脉,绘就人文经济学的无锡底色。在无锡经开区持续的探索和实践下,城市公共文化新空间建设不断推进,人们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被多样化的场景所满足,市民能够享受的公共文化服务品质更高、成色更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