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苏州市吴中区太湖街道“爱满今朝,同心同行”迎新会在华师大苏州实验中学艺术中心举行,来自街道社区和“春华秋实”读书会的近百名家长、学生共聚一堂,以节目表演的形式,分享过去一年的收获与感动。 这场温馨幸福的迎新会,是太湖街道深入推进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创新样板区建设的生动写照。过去一年,太湖街道通过社区党组织链接“校家社政企”五维力量,充分发挥文化浸润助推“海棠红·幸福里”作用,为家庭教育和青少年成长撑起一片蓝天,努力构建和谐美好的“幸福港湾”。 一场迎新会 串起家庭共读故事 “来读书会之前,经常会被当作异类。”迎新会活动现场,90后宝爸王伟绪带来的《我和读书会的故事》,引起家长共鸣。 作为一位年轻父亲,王伟绪坦言自己此前和妻子经常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产生分歧。去年夏天,他和妻子参加社区妇联活动时,得知“春华秋实”读书会活动,两人一同加入学习,课上讲到跟孩子沟通的方式、分享的能量等级图、“玩耍是最认真的学习”等内容,让他感觉“找到了组织”。 谈起读书会,众人打开了话匣子。“我们都是新手家长,在教育孩子上没什么经验。”刚刚忙完活动签到工作的刘红群和庄玉兰说,作为孩子的妈妈,她们以前对孩子的升学、分数、生活习惯都很焦虑。自从加入读书会后,她们也在“看别人”中“见自己”,学会了反省和修炼自身。 “人人都是教师,事事都是教材。”刘红群和庄玉兰会心一笑,现在她们的情绪更加稳定,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在读书交流、体育锻炼和志愿活动中,孩子们也耳濡目染变得更加热爱学习、热爱生活。 读书会吸引了不少年轻家长,她们渴望找到同样的群体。37岁的文帅是一名全职妈妈,平时生活中总是围着孩子转,“自己的空间和思想都会越来越狭隘”。去年夏天加入这个“大家庭”后,她经常和书友们交流家庭事务、相约跑步,“在团体中,自己慢慢找到了方向,有了自信,生活更充实了。”文帅说。 三位初始发起人 讲述“春华秋实”读书会 大家收获满满、赞不绝口的“春华秋实”读书会,最初源自三位不同身份发起人的“一拍即合”。 几年前,华中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初级中学校长余美琴关注到学校里的特殊学生群体,这些孩子因为心理问题产生了厌学情绪。余美琴有着30多年教育经验,她和学生所在社区党支部书记联系,经过深入沟通了解后,认识到,学生的表现与家庭环境不无关系。 “家长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余美琴的理念和融湾社区党支部书记吴丽娟的想法不谋而合。作为一位“二宝妈妈”,吴丽娟在社区工作中十分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在社区常年开办的“四点半课堂”中,她发现3—6岁的幼儿园孩子在行为习惯养成、同伴关系融入、情绪控制等方面深受家长的影响。 “孩子问题、学生问题、家庭问题,其实也是社区问题。”吴丽娟介绍,融湾、颐湾社区服务居民约2.5万人,其中35周岁以下的居民占比超75%。作为吴中区“最年轻的街道”里“最年轻的社区”,融湾、颐湾社区有着“最年轻的居民”,这些鲜明的特点推动着社区必须满足家长孩子在家庭教育上的需求。 然而,家风家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如何让家庭教育学习更加可持续化?二人不约而同——创办读书会。学校和社区定期推荐家庭读物,为家长提供共读场所,还需要有专业人员的带读和讲解。 经常在公益组织做志愿者的林丽淑引起了余美琴和吴丽娟的注意。作为管家幸福家庭俱乐部负责人,林丽淑有过教学经历,特别是对“三无”家长的研究和关注,没有知识储备、没有科学方法、没有解决问题能力的家长,是她的重点帮助对象。 三人“一拍即合”。2023年10月,融湾社区联合华中师范大学苏州实验中学成立“春华秋实”读书会,组织学校、街道的家长们每月读一本书,每周开展读书分享会,通过阅读心得分享、亲子阅读、线下讲座等多样化阅读活动,促进家校社共育、共读氛围的形成。如今,读书会已举办40余场活动,成员从最初的十几人扩展至数百人。 “校家社政企”五维协同 绘就“幸福港湾”新画卷 读书会带来的影响如涟漪般荡开。 依托“春华秋实”读书会,太湖街道吸引了一批有情怀的老师、家长、居民。郁琪静就是其中一位,作为一名学生家长兼融湾社区的居民,她利用自己所学习的心理专业知识,成为读书会的重要领读人,带领大家在阅读中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良好家风家训,促进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除此以外,吴丽娟还惊喜地发现,一系列良性循环已然开启。“居民感受到了有温度的服务后,更愿意和社区共同成长,现在矛盾调解和投诉情况都在减少,社工有更多时间提升服务品质了。”吴丽娟说,居民还自发组织志愿者服务团队,在学生放学时协助交警疏导交通,和谐社区的氛围更加浓厚。 更可喜的是,随着不同领域力量的汇聚,一组以支持青少年成长为核心的共同体正在形成。去年以来,太湖街道党工委积极发挥组织优势,通过社区党组织链接“校家社政企”五维力量,积极调动各类社会资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支持。 依托区域教育资源优势,太湖街道联动华中师范大学苏州实验中学党员教师进社区,讲解青少年容易出现的共性问题,同时成立由党员校长领衔的“家校协同育人工作室”,组织由心理老师、社工、优秀家长代表等多方力量组成的“润芽成长”家校社互助队,为社区干部送上专业的“解题”思路。 发挥家长的关键作用,党员教师、社区党组织干部、社区党员志愿者还主动联系教育困难家庭,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并通过引入专业咨询辅导,定期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配备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咨询师、校外辅导员,让家长“有地方去、有地方问、有地方学”,助力家长为子女上好“人生第一课”。 企业力量也未缺席,街道联合苏州汇川公司党委、科沃斯公司等企业建立校外学生参观学习基地,邀请孩子和家长参观工控博物馆、机器人馆以及各类企业生产实景,在社会实践中促进亲子关系提质升温。 “校家社政企”合力彰显。青少年健康成长,家庭充满欢声笑语,社区洋溢着和谐氛围。如今,一幅“幸福港湾”的新画卷正在太湖之畔徐徐展开。 (吴中区太湖街道融湾社区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