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古以来崇尚读书,诗书继世之风盛行。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坚实根基。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文脉清香,熏陶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不论是古代先贤,还是革命前辈、国家领袖,都注重通过阅读,思接千载,贯通古今,汲取人类精神营养,最终成就人生和事业的辉煌。今天,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弘扬崇文尚读传统,延续中华文脉,传承文化基因。 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能让人们时时处处接受文化熏陶、感知文化魅力,从而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能使全社会“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阅读氛围愈发浓厚,让人们在阅读中不断增强文化自信的底气。今天的中国正在形成新的阅读文化,那么在这样新的历史阶段,我们又应如何进一步推动全民阅读呢?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使阅读活动常态化 从基础层面来讲,要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政策,进一步完善公共图书馆、职工书屋、农家书屋、社区书屋等基础设施,发挥阵地作用,提供阅读保障。更要依托各级图书馆、单位和社区图书阅览室、农家书屋等场所的丰富图书资源,开展常态化阅读活动。 公共图书馆具有丰富的馆藏资源,而且拥有一大批专业管理和服务人员,通过组织实施全民阅读活动,调动图书馆专业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促进公共图书馆广泛、持久地开展阅读推广工作,为全体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阅读指导服务,将活动阵地不断向基层延伸,为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发挥应有作用。 当前,图书馆服务、阅读服务呈现区域分布不平衡、各个社会成员的阅读能力不平衡、阅读条件不均衡等状况,从而使一部分社会成员只能拥有比较少或比较差的阅读条件和资源。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就是为了实现阅读的普惠性,使每个公民都能得到各种形式的阅读服务。通过全民阅读活动,促进社会缩小阅读条件、阅读资源的差距,提高每个社会成员的阅读能力和阅读质量。 开展主题活动 打造特色品牌 要通过组织开展各种特色鲜明的全民阅读活动,引导人民群众培养阅读习惯和兴趣,提高我国国民阅读水平。包括举办“4·23”世界读书日等全民阅读推广系列活动,积极开展培训讲座、经典诵读、读书经验交流会、读书分享会、文化知识竞赛、留守儿童读书会、演讲比赛,以及好书推荐、阅读与经济发展、阅读与文明建设、阅读与生态建设等多种多样的文化阅读活动,在组织开展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形成各自的特色品牌,激发阅读热情,营造浓浓的阅读氛围。此外,还要积极开展书香城市、书香机关、书香社区、书香村镇、书香家庭等创建活动,打通阅读服务“最后一公里”,以典型示范推动阅读走进千家万户。 尤其应当引起我们重视的是,要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亲子阅读活动,让广大少年儿童从小养成阅读的习惯,学习阅读的方法,这既能让他们感受到家长的爱,在密切亲子关系的同时,还能让孩子们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培养他们对阅读的浓厚兴趣。少儿阅读活动的广泛开展,对提高我国当前和未来的国民阅读水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创新阅读载体 提升阅读鲜活度 不同的阅读载体具有不同的传播效果。无论是传统载体,还是现代载体,都能够有效将全民阅读效果传递出去,从而产生积极效应,让全民阅读不断向着深层次迈进。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要有充分的前瞻意识,认识到互联网对于全民阅读的助力效果。我们要通过载体创新,助力全民阅读从梦想走进现实。 相对于传统阅读来说,电子阅读目前已经成为一股潮流和趋势,在这样的潮流和趋势之下,只有不断形成重视电子阅读的氛围,才能向着大力推进数字阅读的方向迈进。 要在人流集中的街区、景区、车站和地铁站台等场所设置电子阅读平台、自助售书机等便民设施,努力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阅读需求,提升阅读的鲜活度。当阅读乘上互联网的“东风”后,书的世界会变得更加多样和生动起来,人们能在手指翻飞的滑屏阅读中感受到精神的愉悦。 总之,我们要通过多种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全民阅读进机关、进校园、进家庭、进乡村、进社区、进军营、进特殊人群的生动局面,有效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