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80后”山西矿工转型创办24小时书吧的新闻在网上频频转发。有人评论,打造一个彻夜明灯的夜读空间,有了承载一份执着的理想、一种新生活方式的使命与意义。 从北京的三联韬奋24小时书店、上海嘉定的“我嘉书房”,到安徽合肥的“悦?书房”、山西的“喜阅书吧”,公共夜读空间已成为城市夜生活多元化姿态的一种。“呈现出思考的魅力,毕竟,人的思想在夜间最空灵、最敏锐。”家住北京海淀、喜欢泡书店“夜场”的青年教师王乐说。 人文情怀多过商业理性 如今,无论是24小时书店还是通宵图书馆都已不再是新鲜事物,从起初一家、两家的形单影只,到当下渐成时尚的流行趋势,夜读氛围渐渐弥漫延伸到了几大城市的重要街区。但并非每一家书店或图书馆都能熬过“夜场”寂寥的挑战,一些渐渐偃旗息鼓关门大吉,另一些则披荆斩棘挺了过来,真正融入一座城市的夜生活,成为一批读者的夜间精神栖息地。 在国外,夜间公共读书空间由来已久,其中绝大多数都与高校有着密切联系,因夜读习惯多数盛行在大学生群体中。在英国,高达九成的大学图书馆都是全年无休(圣诞夜除外),而且不仅面向学生,当地市民只要办理临时借阅证也可进入图书馆并享受24小时阅读。与此不同,我国夜间公共阅读空间的起点并不是高校,而是书店——2014年4月23日,位于北京东城区美术馆东街的北京三联韬奋书店经重新装修布局,正式挂牌营业成为24小时书店。 “一座城市的智慧,需要用阅读点亮。”如同广告语般上口的这句话,是三联韬奋24小时书店工作人员何琳琳的口头禅,“并非所有的书店都能运作‘夜场’,我们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但不是随便一家书店都能效仿得来,螃蟹并不好消化。”何琳琳笑言。 在大众眼里,三联有着老牌出版机构的温和底气,而其24小时营业的方式曾在业界树立标杆,甚至被读者和媒体评价为“人文情怀多过商业理性”。3年过去,从一家发展到两家,三联的温和底气越发十足。 夜读需天时地利人和 寒雪不减夜读热。2月21日,北京迎来2017年初春的第一场雪,当晚11点,记者到三联韬奋24小时书店海淀分店探访,原以为会有无人问津或读者零星的尴尬场面,但到了门口,透过窗户就看见店内有不少读者。走进书店大略一数,人数在40人以上,而方便读者阅读的书桌座位已无剩余。“很正常。”面对记者惊讶的表情,工作人员解释道,跨年最为热闹,夏秋天气暖、人气旺,“最难熬的是凌晨2点至4点,但也不会是空无一人。雪天蛮有意境,适合夜读。” 每个24小时书店或夜间图书馆在运营之初,都会由于新鲜而吸引大量游客光顾。“开业的一段时间确实挺好,但我们更要看长久表现。”何琳琳总结规律,“总会出现一个高潮,之后就进入平稳期。平稳期正是我们希望看到的,这个期间的数据更客观,客流量也更有参考价值。” 三联的“夜场”为何能成功?“经常会有一些尝试24小时营业的书店在陷入经营困难时找我们取经。”三联韬奋书店相关负责人王玉坦言,开设24小时书店除了怀有热情之外,更重要的是前期的选址与细致入微地做好读者市场调查。“大数据时代,我们要拿数据说话。” 何琳琳补充说,三联韬奋24小时书店有一批固定的读者群,总店附近有中国美术馆、人艺实验剧场等文化场所,毗邻王府井商圈,并引入了雕刻时光咖啡店,满足了读者的文化休闲消费体验;分店位于海淀高校圈及高新技术企业所在楼宇群,大学生和白领成为庞大的目标读者群。“天时地利人和,气场也对路。” 科技拓展阅读疆界 一个成功的24小时书店或图书馆还应具备哪些条件?不得不提台湾的诚品书店。早在上个世纪,诚品书店就领先全球开创了24小时夜读空间的运营模式,如今在台湾,不只是书店,公共图书馆也一样可以通宵。 作为全台首个24小时不打烊的公共图书馆,新北市立图书馆新总馆一开放便受到市民热捧。“夜间的人员配置不到白天的1/10,但运行同样高效,这离不开科技的支撑。”负责该图书馆运行系统及相关软硬件设计的神通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理陈原森坦言,现代图书馆不只强调馆藏,也应将其作为知识中心强化数字科技服务。 “夜觅书香,是何等雅事。而技术保障是营造温馨夜读氛围的前提。”新北市立图书馆馆长唐连成介绍,该图书馆采用全自动化自助取书系统,并将自动化仓储概念运用于图书馆读者服务。“从图书馆的软件系统到全馆rfid自助借还书设备,再到空间座位的管理系统、24小时自助取书区,全面实现了自动化。” 新北的自动化夜间图书馆致力于成为图书馆界的“诚品”。“图书馆不应只是传统藏书库,而要成为家中大书房,过去图书馆的开放时间是朝九晚五,如今,全天候服务是大势所趋。”在陈原森看来,公共图书馆的未来是智慧型图书馆,“科技帮助我们打破空间与时间的界限,让阅读这一文化体验活动更加个性化、自由化、多元化。” 链 接 让书香氤氲小城市 33岁的王宇琦曾在煤炭企业工作10年,如今已是6家24小时书吧的创始人。谈起自己的转型,王宇琦说,很有意义,要为更多小城市点燃一盏阅读的灯。 2015年,王宇琦离开煤矿,在山西晋城这个三线城市创办了一家24小时营业的“喜阅书吧”。“开书店是我从小的梦想,也想给女儿一个充满书香气息的成长环境。”王宇琦说, 有朋友劝他,现在电子阅读时代,实体书店经营都不好,开书店不赚钱,但他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 资金不够,他想到了众筹,晋城市“喜阅书吧”总投资150万元左右,其中约70万元来自众筹。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喜阅书吧”在晋城、运城、大同、阳泉等地开起了连锁分店,其中4家在营业,2家正在装修。 据王宇琦介绍,团队现有14名管理人员,5名核心人员中有3人曾在煤矿企业工作。每个店以他们为发起方,占20%至40%的股份,再在当地找小额投资人做股东,这样的好处是书店刚开业就有了核心的四五十个忠实粉丝,他们会不遗余力地宣传。 谈起“喜阅书吧”与众不同之处,王宇琦总结了三点:随意拆阅、无最低消费、买书与当当网同价。“从今年4月开始,我们卖的图书将与当当网同价,大概是六五折,几乎不赚钱。”王宇琦说,他们只是挣服务费,例如一年交纳1099元成为会员后,就可以在更加舒适的会员区阅读,全年饮品免费,不限次借书等,还能定期参与书吧组织的一系列读书沙龙、培训、观影等活动。 虽然优质服务吸引了不少市民,但利润不高。王宇琦坦言,正在营业的4家书吧中,3家盈利,一家亏本。“虽然盈利不高,但我会把它当作自己的事业做下去。我们看好阅读领域,看好文化产业。书吧引领新的生活方式,我们要在小城市为大家点燃24小时阅读的灯。”王宇琦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