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师范大学教师常立的文章《为什么我不希望我的孩子读曹文轩?》引发广泛探讨。常立认为曹文轩的作品《草房子》中存在性别观、儿童观对孩子来说不妥,因此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阅读。而《草房子》在新课标指定的小学生必读书目中榜上有名。不过,有记者采访发现,不少孩子抱怨必读书目著作“读不下去”。 比起《草房子》应不应该给孩子读、应不应该列入小学生必读书目,我以为,孩子们抱怨“读不下去”更是个问题。 读书,能读下去是一切的前提,为此培养阅读兴趣非常重要。否则硬着头皮读,既无愉悦感,也很难自然汲取营养,带着厌烦情绪或逆反心理去读,犹如拎着锤子找钉子,更容易“发现”旁门左道。常识告诉我们,培养兴趣,应当从轻松阅读开始,有乐趣,才有朝向书籍世界继续深入的动力,而那些强行施加的“枷锁”都是对兴趣培养的减分项。“必读”二字就是一个“枷锁”。 中小学生真正“必读”的内容,按说都已经进了教材了,之外的“必读书目”其实是个“强烈推荐”清单,并没有考核约束力,却顶着“必读”二字吓人,况且还这么长。每一年级的“必读书目”都列了七八本十几本,令人怀疑到底有多少孩子能完成这项任务,以及这些书是否都配得上“必读”二字。 多读书、多读好书,当然对人有无穷的益处,我们确实可以列出很多“不读实在太亏”的书来,也不妨给中小学生列个推荐书单,但这份书单不宜过长,也不可迷信名人或“童话”的标签。部分童书确实存在少儿不宜的内容,还有些童话包含太多现实隐喻,不适合孩子阅读。但要挑几部绝对“无害”的作品,恐怕也难。最近网上就有人对名著进行“三观审查”,批评《红与黑》《包法利夫人》等名著“三观不正”,当然有失狭隘,但“x者见x”却是人之常情。 任何人读书都有所侧重,有人看到辞藻,有人看到思想,有人看到历史,有人看到情节,有人只对某个无关紧要的细节念念不忘。在阅读中得到了什么,主要看读者本身,而毋庸置疑的是,经典作品总体优秀、“雷”少,所谓“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鼓励孩子读经典,读公认的好书,再怎样也差不到哪里去。 阅读固然重要,但无法承担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全部重量,无法代替生活的浸润和家长的言传身教。任何人接触世界都不止于阅读一途,有些争议和糟粕是防不了、避不开的,比起童书里的“潜在问题”,孩子在生活圈子中接触的明显问题可能更值得关注,而一个孩子只要喜欢阅读,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自然会多读书,长见识,学会取舍,从而学会正确对待书中的争议和糟粕,乃至生活中的负能量。 用鲁迅的话说,“只要是食物,壮健者大抵就无须思索,承认是吃的东西。惟有衰病的,却总常想到害胃,伤身”。孩子只要养成了健康的阅读习惯,开卷总是有益。而培养这样的习惯,当从少量、优质的经典开始,为此不妨给孩子列个短小精悍的推荐书单,能读下去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