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所熟知的江阴是“华夏资本第一市”,以全国万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培育了全国百分之一的上市公司,在“全国百强县”中连续十五年蝉联榜首。与其发达的经济相比,江阴书香静水沉流,引人入胜。江阴处处浸润着一种静水流深的城市文化气质,“三味书咖”城市阅读联盟点、24小时自助图书馆、漂流书箱等“城市书房”随处可见,满城书香沁心脾,引领全民阅读新风尚。 做强阅读主阵地,织密全民阅读服务网络 走进江阴市图书馆,窗明几净,色调古朴的服务台、充满童趣的少儿图书馆、数台操作便捷的自助借还机和图书消毒机以及现代感极强的数字阅览室等,随处可见的“人性化”设计,让这座占地面积达1.43万平方米,落地于2005年的老图书馆,像读者家中的书房一般,散发着温馨与新意。 江阴市图书馆馆长宫昌俊说:“作为全民阅读的主阵地,图书馆要不断提升阅读环境,让图书馆成为第三空间;不断提升阅读服务,让读者有好再来的阅读体验;不断提升阅读资源,让读者悦享海量信息;不断提升阅读网络,让全民阅读无处不在。” 位于图书馆南侧的少儿图书馆,占地1500平方米,是市图书馆提升阅读环境、营造阅读氛围的一大亮点。少儿馆独立于成人阅览空间,在布置和书籍选择上,充分考虑了儿童的阅读习惯和需求,充满童趣的冰淇淋总台、青蛙借阅机等设备,由市图书馆与市教育局联合推荐的小学到初中“必读书推荐”书柜等,都在孩子们的心中埋下了“阅读”种子。 为增加阅读者粘性,江阴市图书馆着力延伸服务功能,长期举办各类常态化主题活动,每年高达300余场。其中,每年4月至6月,市图书馆都会围绕“读书节”主题,举办名人讲座、主题阅览活动等系列活动等,其中暨阳大讲堂邀请了鲍鹏山、葛剑雄、叶辛、六小龄童等一批文化名人,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与喜爱。 打通最后一公里,让广大边远乡镇地区读者更加便捷地享受阅读服务,是检验全民阅读体系成果的重要指标。近年来,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成为了一些边远乡镇新晋“网红”,在当地掀起了一阵阅读热潮,也成为了江阴市织密城乡阅读服务网络的一个生动缩影。 “24小时自助图书馆”被纳入市图书馆总分馆体系中,市图书馆依据自助图书馆借阅情况,每周定期流转、更新图书,而小镇居民可凭读者证在全市所有总、分馆中通借通还,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实现了图书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无锡市委常委、江阴市委书记陈金虎说:“近年来,江阴市探索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全新阅读服务网络,努力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城共建、全民共享’思路,目前已构建起了一个以市图书馆为总馆,以乡镇、街道图书馆、‘三味书咖’—城市阅读联盟和‘24小时自助图书馆’等42家分馆为主的多层次、全覆盖、开放式、网络化的现代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据统计,全市总分馆每年接待读者量超过300万人次,图书借阅量超过200万册,对于江阴市120万的户籍人口,160万常住人口来说,着实不易;而相较于其他县级城市的国家一级图书馆,江阴市也远远领先于全国年平均借阅量。在全民阅读带动下,江阴市入选了中国图书馆学会“中国书香城市(区县级)”发现活动名单;去年获评为江苏省首届书香城市建设示范市。 自家门口有书屋,社会化阅读营造“新体验” “全民阅读”时代全国掀起了一股阅读热潮,在众多城市中,江阴这座县级小城通过多年的阅读氛围营造,持续探索新机制、新形式,制造了很多“阅读”新惊喜,满满的都是“看点”与“亮点”。 在江阴,有一家“漫步咖啡”店人气特别旺,推门而入,500多平方米的屋内,设有阅览座位100多个,一排古色古香的书架上陈列着文史、自然各类图书3000多册。在这里一杯咖啡、一卷书,书香与咖啡香完美碰撞,带给顾客全新的阅读体验,凭借阅证买单,顾客还可以享受优惠活动。 图书馆开进咖啡馆,是江阴市全民阅读社会化发展的创新实践。2014年以来,江阴市在全国首创“公共图书馆+”合作模式,开创全民阅读领域的ppp模式先河,打造集办证、图书借还、阅览、活动功能为一体的图书馆分馆,“三味书咖”城市阅读联盟就此诞生,“三味”即书香味、茶香味和咖啡香味。 “三味书咖”分工中,由市图书馆负责图书资源定期流转和管理,社会机构则需承担相关图书借阅设备投入、提供日常的借阅服务,市政府根据具体社会效益确定扶持补助,被誉为全民阅读社会化发展的“江阴模式”。 咖啡馆分馆、茶楼分馆落成后大受欢迎,多家机构主动寻求合作,市图书馆选择与银行、花店等商家合作,目前一共开了9家分馆。 要引导这些社会资本有序参与全民阅读建设,关键是建立一套完整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宫昌俊说:“我们制定了准入标准、建设标准、服务标准、评估标准、交流机制等五个规范,鼓励社会资本与市图书馆合作。我们还引入第三方评估,对联盟点绩效评估靠前的,由政府拿出一部分经费予以奖励,同时,不断健全准入准出机制,对不符合条件、达不到服务指标的及时要求其退出。” 江阴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程政说:“城市阅读联盟点的落地生根,是全民阅读的一次创新实践,不仅让阅读服务的触角进一步延伸到社区居民身边,更好的满足百姓的文化需求,同时也调动了政府与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全民阅读建设的积极性,实现了政府、图书馆、商家和读者的多方共赢,成为书香城市建设中一支强劲又独特的力量。” “漂流书箱”民间漂流记,公益阅读引领“新风尚” 当满城浸润着书香与爱心时,叫江阴人如何不幸福?位于江阴市香山路上的“香山书屋”,就是一个时刻被书香与爱心包围的地方,作为民间公益阅读的典范,已成为展示江阴全民阅读的一扇特色窗口。 香山书屋创办于2011年,是一个以服务民间阅读为主的民间公益组织,秉承“纯民间、纯公益、全免费”原则,目前,已形成“实体书屋+漂流书箱+志愿者公益课程”为主的阅读服务模式,建有4家实体书屋,7个24小时开放的阅读驿站,58个漂流书箱点,11216名阅读志愿者形成了56支团队,年开展读书沙龙、志愿者交流等活动1000多场,年服务接待约65000人次。 创始人季丰说:“香山书屋是一个充满感动与幸福的地方。从创立初期我个人的1万余册藏书到如今的8万余册规模,这其中70%都来自个人与企业的捐助,参与捐助者不仅有江阴市民,还有来自北京、南通、常州等全国各地的好心人。” 为把捐书人的爱心惠及更多人,让图书“活”起来,香山书屋着力打造自借自还自捐的共享阅读平台,漂流书箱志愿项目应运而生,这也是香山书屋在推进共享阅读上的又一“创新”。 季丰介绍说,“2014年,我们在黄山湖公园发起了书香漂流公益项目,至今已拥有58个漂流书箱点。今年,我们对漂流书箱进行了智能化升级,市民只要扫描上面的微信二维码,就可以进行免费借阅,并通过这种方式将图书一直漂流下去。”借助“互联网+阅读”,新一代智能书箱将不断延伸阅读触角,让更多的人共享阅读资源,让书香漂进城市的毛细血管。 江阴市文广新局副局长钱晴说:“民间公益阅读是全民阅读的重要推动力量,将全民阅读工作中的一些落地项目交由有经验的社会组织落实,不仅可缓解政府机构人力、精力不足的问题,更能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共同推进全民阅读,起到‘以一带十’作用。” 在政府的鼓励支持下和香山书屋的示范带动下,民间公益阅读不断开枝散叶,“爱心树”家庭成长指导中心、格致书屋等一批民间公益阅读服务网点陆续建成开放,引领全民阅读新风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