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11月17日,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主办的“科幻中国的三重镜像——《<三体>;的x种读法》《科幻中的中国历史》《寂寞的伏兵:当代中国科幻短篇精选》”新书分享会在京举行。3本书的编者李广益、陈颀、宝树、夏笳出席,为现场读者描摹了中国科幻小说的缤纷图景。 科幻小说,作为从西方舶来的文学类型,在中国的创作与阅读长期以来像是游离于主流文学之外的一支“寂寞的伏兵”,边缘且小众。然而,将中国科幻文学置于文学史的脉络中会发现,其在小说创作方面极大地拓展了叙事的想象力表达的边界,特别是当代新科幻的兴起,对现当代政治、社会及文明问题所做的深切的观照与思考,能够“切入到中国当代思想文化的神经系统”,科幻文学已然发展成蕴含着丰富意蕴的文学场域,成为中国当代文坛上不容忽视的重要现象。“随着人工智能等科技领域接连取得突破性成果,许多过去只有科幻迷才会关心的话题迅速进入普通百姓的生活”,中国科幻这一小众的文类也正在逐步走向大众的视野。 《<三体>;的x种读法》《科幻中的中国历史》《寂寞的伏兵:当代中国科幻短篇精选》中所选入的作品,或宏大,或诡奇,或不可思议,或似曾相识,但都一样激发着思考与想象的力量,它们分别从3个不同的角度勾勒出中国科幻小说的三重镜像。 《三体》的x种读法:文本与阐释互为刺激的想象空间 《<三体>;的x种读法》的编者李广益、陈颀选择从《三体》切入中国科幻小说的世界。因为从《三体》开始,科幻小说不再是“小众的大众文学”,而开始走出科幻圈,走进更多读者包括许多非科幻迷的视野。除了斩获国际大奖,国内外知名作家、商业大佬、甚至国家领导人如奥巴马、扎克伯格、乔治·马丁、莫言、梁文道、雷军、马化腾、李彦宏、周鸿祎的推荐,也给它的传播装上火箭助推器。 在《<三体>;的x种读法》中,编者谈到文学研究界首先意识到《三体》系列在文学叙事方面所带来的新质与巨大变革以及由此引发的中国科幻文学的兴盛。例如,王德威教授2011年在北大演讲以“从鲁迅到刘慈欣”为题,足见其批评家的见识与智者的远见。随后,从事天文、物理、航天、生物研究的诸多科学家也对《三体》津津乐道,甚至衍生出了《<三体>;中的物理学》之类的科普著作。就“《三体》热”而言,编者观察到的是:作为一部小说,读者对《三体》的阐释与言说早已超越了文学的边界,激起了多学科、多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和兴趣。《三体》系列,已不仅仅是“将中国的科幻创造推到了一个新高度”,荣膺雨果奖的文学作品,它更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文化现象”,一个不折不扣的超级“ip”。 “一切伟大的文学作品,从出版的那一刻起就不再属于作者,而会在界限并不分明的无尽悟读与误读中,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在《三体》中,有人看到了文明的冲突,有人发现了现代或当代的中国隐喻,有人提炼出对“末人”的批判……《三体》的应和或者唤醒了一个又一个曾经如是玄思的头脑。”李广益有感于此,故而决定与陈颀将围绕《三体》形成的读解与阐发的文章汇编为《<三体>;的x种读法》。 书中选编的文章,既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既有学者和专门研究,也有来自媒体和读者的,甚至也包括了一篇同人小说。这些各有特色,甚至彼此矛盾的文字,作为《三体》的伴随文本,打破了《三体》封闭的、静态的文本形态,将文本与广阔的文化背景联系起来,拓展着《三体》原本的意义空间。《三体》也因此成为了一个无限开放、动态发展的结构过程,获得了文本阐释的无限性。二者在阐释与被阐释的过程中不断刺激、搅扰碰撞,共同丰富着想象的可能性。 科幻中的中国历史:激活历史想象的多重可能 《科幻中的中国历史》的编者宝树选择了“历史”与科幻碰撞。该书从序言开始,宝树指出在人们习以为常的观念里,科幻似乎是直指未来的叙事,它蕴含着线性的时间意识。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历史在科幻写作者的笔下,往往只是“抽象的背景和无足轻重的点缀”。而事实上,“科幻仿佛双面的雅努斯神,既朝向未来也回望过去。当人们投入一种崭新的未来时,也必然带着他们的整个历史,并且在这种冲击下,历史想象的新颖可能才得以浮现”。在科幻的世界,历史反而有着更多奇妙的可能性。这也是该书编撰的主旨。 《科幻中的中国历史》是一部侧重于观照历史、回返历史的中国科幻小说集,它的重点不是对未来的展望,而是对历史的重新发现。宝树认为,“不同的历史科幻都构成了对历史的解构和重构,在其中历史并非已完成的、不可改变的存在,而在自身中就蕴含着无限的可能性”,历史科幻正是希望在古今冲撞的合力中,激活历史想象的更多可能。 书中,宝树选择了11篇科幻小说,并将历史科幻大体分为了三种主要类型,一是“秘史”,即以科幻元素来对历史做新的诠释,揭示出其中隐秘,利用科幻与历史的结合,共同创造一个奇异的世界。如选入的《长平血》(姜云生)、《三国献面记》(宝树)、《晋阳三尺雪》(张冉)和《永夏之梦》(夏笳),也有千姿百态的“科幻秘史”如《飞升》(钱莉芳);二是或然历史,也可称“别史”。 在中国科幻作者中,或然历史类的写作很大一部分围绕着现代化的焦虑而展开。如刘慈欣的《西洋》;最后一种特殊的历史科幻则是历史经验的全然错乱和碎片,宝树将它命名为“错史”。 如《一九三八年上海记忆》(韩松)、《一览众山小》(飞氘)、《征服者》(阿缺)。 虽然宝树将科幻历史进行了大致的分类,但他认为这些分类只是一种不成熟的尝试,不可削足适履。总体来说,科幻历史都建立在对历史的解构和重构之上,在其中历史并非已完成的、不可改变的存在,而在自身中就蕴含着无限的可能性,超越了任何僵化的分类方式。难能可贵的是,细心的编者另编了一个《中国历史科幻小说要目》,附在书后,将书中收入和未收入的作品统一编录,注明发表时间和出版信息,以飨读者。 寂寞的伏兵:对近30年来中国科幻小说的一次集中检阅 《寂寞的伏兵:中国当代科幻短篇精选》的编者夏笳认为,科幻最迷人之处来自于‘现实’与‘梦’之间的张力。而具体到中国科幻,这种张力似乎又变得格外明显。“中国”与“科幻”这两个词组被放置在一起时,本身就会让人联想起一系列二元对立: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神话与科学、气功与光剑、黄土地与大都会……在当代中国科幻作家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以怎样的方式表达出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注和思考,又携带和讲述了怎样的“中国故事”?这些问题值得每一位当代中国人去关注和思考。为了解答这些问题,夏笳从以“新生代”与“更新代”作者为代表的中国科幻创作主力军中精选13 篇代表性作品,完成了对中国科幻短篇小说的集中检阅。此外,每篇作品之后均附有评论,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与历史语境。夏笳希望通过该书,构建出一组坐标,勾勒出中国科幻在过去近30年中走过的道路和形成的版图,让那些对中国科幻不甚了解的人们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较为完整地感受其精神面貌。 夏笳认为,“新生代”科幻作者的作品或是围绕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冲突展开思考,对现代文明和都市生活提出质疑,如星河的《决斗在网络》、赵海虹的《桦树的眼睛》等;或是将个体的存在与人类的历史目标联系在一起,提出了超越简单现世关怀的“大哉问”,如刘慈欣的《流浪地球》等;或是借助于语言的机变,在诡秘奇异的另类时空中,完成层层包裹的直指“现实”的寓言式写作,如韩松的《地铁惊变》。书中还收录了“更新代”代表作家陈楸帆的《g代表女神》、郝景芳的《北京折叠》等。科幻作家飞氘曾说过,科幻更像是当代文学的一支寂寞的伏兵,在少有人关心的荒野上默默地埋伏着,也许某一天,在时机到来的时候,会斜刺里杀出几员猛将,从此改天换地。但也可能在荒野上自娱自乐自说自话最后自生自灭,将来的人会在这里找到一件未完成的神秘兵器,而锻造和挥舞过这把兵器的人们则被遗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