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由江苏人民出版社新近出版的上海国学研究院指定藏书《李渔大传》对外发布。当天,多位学者聚集南通,一场跨越三百余年的“对话”再一次引发“李渔热”。 《李渔大传》记载,李渔(1611-1680)籍贯浙江,出生在南通如皋,在如皋生活学习了24年,中年后寓居南京,在享誉海内外的金陵芥子园从事文学创作。李渔博览群书、著书立说,为后人留下了600多万字的精神财富,作品有《笠翁十种曲》《闲情偶寄》《一家言》等无数次被翻刻、重印。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沈新林从事李渔研究三十余年,他从李渔的家世生平、思想品德入手,兼及其小说戏曲、诗文、楹联等文学创作和理论建树,以及园林建构、编辑出版、戏曲活动、文化产业等诸多方面进行过系统深入研究,被誉为国内李渔研究第一人。他认为,李渔在江苏生活了四十余年,是长江水哺育出来的一代天才,其文化成就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独领风骚,日本、法国、德国、韩国等国家都曾多次掀起“李渔热”,李渔不朽的文化著作和卓越的思想理论是人类的文化瑰宝,研究李渔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最好的传承。 《李渔大传》一书作者张奎高是当今江海文化研究学者。他介绍,该书从写作到出版花费了他十年心血,怀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他独自奔走于江苏和浙江等地,极力挖掘与李渔有关的故事和史料。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李渔不仅在文艺领域有突出贡献,而且在社会科学、生命哲学、生活美学、科学发明等诸多方面也成就斐然。李渔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集“文学家、戏曲家、戏曲理论家、出版家、教育家、思想家、哲学家”等诸家于一身的文化全才,值得花大力气好好研究。而刚刚正式面世《李渔大传》既是一部人物传记,也是一本学术著作。该书的问世,开启了重新认识和研究李渔一扇新的窗口,将学术界对李渔的研究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