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8点30分,村民戴维芳打开“桦墅学堂”的大门后,就有村民陆续来借书读书。下午,学堂里传来叮咚的钢琴声,是孩子们在练习。傍晚时分,老人们捧着茶,聚在学堂里重温红色经典电影。桦墅村的6家农家书屋,在潜移默化间,为村民们带来了文明和谐的乡风。 在栖霞区西岗街道桦墅村,一幢幢徽派建筑古色古香。“为让书香进入乡村,树文明乡风,我们建起了以‘桦墅学堂’为品牌的农家书屋,满足党员群众的需要。”桦墅村党总支书记蔡云介绍,2017年开始,桦墅村先后打造6个学堂,还有一个正在建,学堂分散在各个自然村。虎皮墙、石板路,体现着学堂的特色。目前,每个学堂平均藏书4000册,面积100多平方米,免费wifi全覆盖,设有党建、法治、文学名著等图书角落,成为村民充电学习的场所;学堂里设党员之家、耕读堂、电子阅读室等空间,形成多功能性的活动阵地。 村民戴维芳今年81岁,是一个有着60年党龄的老党员,他也是桦墅村圩东自然村“桦墅学堂”的负责人。平日里,学堂吸引了不少村民来读书。过年过节的时候,学堂也正常开,让村民们有书读、有电影看,“精神食粮”随时跟上村民们的需要。他印象最深的是,去年大年初二的早上,在街道和村里的帮助下,学堂里放了一场红色经典电影《建党伟业》,不少村民推了牌局来看电影。有些村民带着小孙子、小孙女来,边看边讲给孩子们听,一家人其乐融融。村民们都说,以往过年,大家沿着老传统,串门、打牌、喝酒。现在农村有了新面貌,书香气融入年味儿里,新的一年大家的精神头更足了。 “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话,村民成海玉体会很深。她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在酒店做过服务员,后来回桦墅村带孩子。眼看着桦墅村在发展,自己也寻思,开个农家乐,但她不会做什么大菜,对创业也没有经验。“我经常在学堂里逛逛,看见不少介绍美食的书籍,里面菜谱也多。”成海玉说,她经常借书,和丈夫一起研究,不断开发新菜品。在学堂里,街道劳动保障所不定期委托培训机构的老师,来为农家乐店主培训菜品面点、传授管理经验,成海玉也参加了,收获颇丰。农家乐开了两年,成海玉的小店,成了江苏省巾帼农家乐示范基地,一年净收入10多万元。 学堂里还架设起电商平台,桦墅村与淘宝、京东合作,销售特色农产品。村里有“南粳46”优质大米生产基地300亩,水果采摘基地150亩、向日葵观赏园100亩和茶场200亩。特别是“桦墅”大米,先后通过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认证,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实现了品牌提升。 桦墅学堂在2017年底荣获“全国示范农家书屋”称号,也是当时南京市唯一获得此项称号的农家书屋。西岗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桦墅村还将继续增加农家书屋,实现全村全覆盖,延伸服务项目,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